財經企管

為什麼你無法致富
優惠價
85
$323

為什麼你無法致富

投資前不知道絕對會後悔的心理陷阱

What Investors Really Want
書籍介紹

你知道巴菲特買進某檔股票,你會跟著投資這檔股票?還是願意聽從他的建議,投資指數型基金?
當你忙著搶進殺出時是否想過,你買進的股票,正是市場上「有人」賣給你的。對方可能是大戶、投信或外資,你確定自己的投資決策真的比較高明嗎?

投資總是賺不到錢?其實,問題出在你心裡!

我們常有說不出理由的投資偏好或禁忌,行為財務學大師史塔曼指出投資人最常犯的十項錯誤:
1.後見之明偏誤
2.代表性偏誤
3.框架偏誤
4.可得性偏誤
5.確認偏誤
6.過度樂觀和自信
7.一切皆可控制的錯覺
8.恐懼
9.憤怒
10.投資跟風

你會發現,行為財務學對投資人的種種行為,提出叫人恍然大悟的洞見。認清這些認知偏誤,你將提高聰明決策的比率,在投資路上走得快樂而穩健。

序 除了財富,投資理財可以帶給你什麼? 周行一
導論 你只是想賺錢嗎?──我們想要什麼?
第1章 你想吃免費的午餐──我們想要獲利高於風險
第2章 你以為懂股票就可以擊敗市場──我們有想法,但有些是錯的
第3章 你被情緒牽著走──我們有情緒,有些會誤導我們
第4章 你沉迷於交易中──我們既想玩,又想贏
第5章 你盲目跟著大家行動──我們融入群眾,吹大泡沫
第6章 你對自制力太樂觀了──我們想要自制和心理帳戶
第7章 你替錢貼上標籤──我們想為明天存錢,也想要今天就花錢
第8章 你無法擺平內心的衝突──我們想要致富的希望,及免於貧窮的恐懼
第9章 你不了解自己的投資偏好──我們有相似的欲求,也有不同的欲求
第10章 你得了撈本病──我們不想面對虧損
第11章 你認為懂得避稅才是贏家──我們不想繳稅
第12章 你追逐能展現身分地位的投資──我們想要身分地位和恰如其分的尊敬
第13章 你為了堅持理念寧可少賺──我們想要忠於自己的價值
第14章 你無法忍受不公平的競賽──我們想要公平
第15章 你為孩子做的事永無止盡──我們想要投資於子女和家人
第16章 你想要免費得到好建議--我們想要得到財務知識、忠告和保護
結 語 享受投資的全部利益──我們有什麼?


除了財富,投資理財可以帶給你什麼?

周行一(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特聘教授)

《為什麼你無法致富》的作者史塔曼教授是我在美國教書時的系主任,他是全球研究行為財務學的先驅及權威。我剛取得博士學位後,到矽谷的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
教書。報到沒多久,有一天史塔曼教授到我的辦公室來,要我看他手中的一片硬紙板,上面畫了兩條平行線。他先以某種角度問我這兩條線是否平行,我說看起來是的,接者他將硬紙板換了一個角度再問我。憑良心說,這時這兩條線看起來不是平行的,他說人之所以會對同樣的圖形有不同的印象,是因為人們會因資料呈現的方式產生認知上的錯誤。

心理學家把人們會因不同詢問方式,對相同的問題而回應不同的答案,這種現象稱為「框架現象」(framing)。當企業及金融機構知道這個心理現象後,就開始設計廣告、話術、資訊呈現方式,利用人的心理弱點,誘導客戶購買商品,因此造成不理性的消費或投資決策。《為什麼你無法致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有哪些心理現象會讓我們做出錯的決策,書中舉了許多有趣的例子,對了解自己的心理弱點很有幫助。

本書在投資理財方面特別有啟發性,指出投資人可以從投資中得到實利、情感、表現等三種利益。例如,報酬多寡是實質的結果,決定消費能力;投資績效好,可以向別人吹噓投資技術,讓自己感覺良好;投資結果會產生許多情緒反應,例如股價漲了就很興奮,但是因擔心股價反轉侵蝕勝利果實,急切地賣掉賺錢的股票,可是總是賣得太早,眼睜睜看著股價持續上漲;當股價跌時,心痛損失而不願意賣掉股票,但總是賣得太晚,等到股價已經跌得慘不忍睹時才賣股票,已為時太晚。

史塔曼教授除了幫助我們認識心理弱點,也希望讀者能因此做較更好的投資決策,他不像坊間的書籍,強調投資技術可以幫人致富,反而誠懇地告訴大家,散戶如果像法人一樣交易,就是在和法人競爭,一定凶多吉少。投資人致富的方法之一是長期投資,而正確的人生觀更是必要條件,所以他說:

● 投資人想承受較少的風險,但得到較多的利潤。想吃免費的午餐,到頭來沒有午餐可吃。
● 投資人想玩和贏。想贏得投資競賽的渴望,可能使我們淪為輸家。
● 投資人想要身分地位、別人的尊敬和負起社會責任。你如何知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 投資人不想面對財務虧損,以及隨之而來的懊惱。

如果認真閱讀本書,嘗試理解投資對人的可能影響,你會有機會成為一個快樂的投資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學者、財經界專家、部落客 專業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特聘教授 周行一
萬寶投顧董事長 朱成志
No.1財經部落格主 綠角


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剖析自己和別人的財務決策,不僅從理論上探討人如何做財務決策,更從實務上指引我們做出更好的財務決策。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馬可維茨Harry M. Markowitz


行為財務學領域的開創者之一,以行雲流水般的文筆,細數今日市場參與者面對的許多陷阱和挑戰。這是所有投資人和財務顧問必讀的佳作!

──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財務學教授、
中研院院士 羅聞全


1990年代知名電影「華爾街」中,由麥克道格拉斯飾演的金融炒手說:「Greed is Good」(貪婪是好事),我經營萬寶投顧多年,一直以來的思維就是「reasonable risk is Good!」(合理的風險是好事)。許多人不願意承擔風險,其實這才是無法致富的主要原因。

──萬寶投顧董事長 朱成志


你以為自己是理性的分析過某公司或某市場的財務與經濟數字,然後才開始投資嗎?你是否想過,自己是因某些非理性的緣由而選擇這些標的,理性分析只是我們合理化這個選擇的方式呢?投資不只是數字能力,更是心理素質的展現。這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剖析自身的投資心理。

──No.1財經部落格主 綠角


談到投資,我們經常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史塔曼說明了人容易犯的錯誤,並且幫助我們做出更聰明的投資決策。

──暢銷書《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作者
墨基爾Burton Malkiel


史塔曼將現代神經心理學的強光,照向害你貧窮的心理惡魔。他惹你笑,引你哭,最棒的是──幫助你改善獲利。

──暢銷書《智慧型資產配置》(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
《投資金律》(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和《投資人宣言》(The Investor’s Manifesto)作者;
效率前緣顧問公司(Efficient Frontier Advisors)共同創辦人
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


每個人都有一些行為特質,嚴重阻礙我們做出聰明的財務決策。如果你真的希望投資成功,務必了解自己,消除這些特質或減至最少。本書的目的,正是幫助你做到這件事。

──先鋒集團(The Vanguard Group)創辦人 波格爾John G. Bogle


好投資的第一步是「知己」。看了本書,若沒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影子,那就是你根本不用心!

──AQR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兼總經理 艾斯尼斯Cliff Asness


難能可貴的鉅著!史塔曼是聰明且諄諄善誘的老師,看了他的書,我有信心能成為更聰明、更優秀、少焦慮的投資人。

──羅素投資(Russell Investments)公司全球顧問共同主席 艾齊拉Don Ezra

史塔曼 作者
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利維商學院(Leavey School of Business)格倫柯利梅克(Glenn Klimek)財務學講座教授,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訪問教授。他的行為財務學研究,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特許財務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投資管理顧問師協會(Investment Management Consultants Association, IMCA)的支持,並且發表在《財務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財務分析師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投資組合管理期刊》(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等許多期刊。兩度榮獲投資管理顧問師協會期刊獎、莫斯特維茨社會責任投資最佳論文獎(Moskowitz Prize for Best Paper on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以及三次葛雷姆與杜德獎(Graham and Dodd Awards)。擔任許多投資公司的顧問,也常向美國和海外學界與專業人士發表研究心得。
羅耀宗 作者

台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譯有《選擇的自由》、《做對決斷!》等,著有《Google:Google成功的七堂課》等,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設有個人部落格「一句千鈞」。

http://allinonesentence.blogspot.com/


2012/04/26

BCB478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9209

349

470

最近瀏覽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