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關於生命的價值和永生的美好,讓王建煊與你分享!
世界上,除了名利、財富之外,是否真有所謂「永生」值得我們追尋?許多人是否因為他人或自己的「罪性」,帶給別人與社會無窮的災難與痛苦?作者透過《聖經》中耶穌說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闡述人的生命若是可以與神同行,必定能化解罪的傷害並擁有永生的盼望。
作者透過「信心生力量」、「信仰與科學」、「罪與救贖」、「生之無常」與「天堂之美」五個方向,詳細書寫神藉著祂的兒子耶穌,降世為要點亮眾人的生命。並期望藉由自身的觀察與分享,讓讀者更自然的體會到神的存在,以及信仰的可貴;更希望未來能和所有人共享天堂。
推薦序 從廉能的奉獻到福音的傳播──王建煊夫婦的大愛世界
自序 點亮生命
買書樂、讀書樂、贈書樂
我喜歡送給別人的書
第一部 信心生力量
信了沒有?信什麼?
人非有信就不能蒙神喜悅
要先進門才能更明白神的話
不要被別人絆倒
那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有福了
看得見才算數嗎?
遺腹子未見過父親
世上的光
第二部 信仰與科學
童貞女聖靈感孕生子
耶穌誕生了
《聖經》的信而有證
三位一體的奧祕
上帝展現在受造之物中
謙卑的人容易看見上帝
上帝與喜歡追根究底的人同在
發明與發現
科學家是替上帝拉窗簾的人
人的盡頭,神的起頭
第三部 罪與救贖
耶穌點亮眾人的生命
你是好人嗎?
災難始於罪行
嫉恨報仇、絕不留情
彼得與大衛的罪
武力販毒、牛排好吃
人定勝天嗎?
令人驚豔的大蘋果
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怎麼說耶穌代替了我們的罪呢?
第四部 生之無常
該想想自己是不是快死了
瀕死經驗
死路一條
他昨晚八點鐘斷氣了
人生程序:生老病死
草必枯乾、花必凋謝
生之追尋
出死入生
拉撒路出來
耶穌死裡復活
我只是想救你
我知誰掌管明天
第五部 天堂之美
各寶其寶
不同的眼淚
當地上的帳棚拆毀時
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是神家裡的人了
天國的鑰匙
人道與天道的合一
人按什麼樣子復活?
我就是道路
得救要及時
從廉能的奉獻到福音的傳播──王建煊夫婦的大愛世界
高希均
(一)
放眼全世界的政壇人物,使選民失望的太多,使選民尊敬的太少。台灣的王建煊是一位例外。
大家對他的尊敬,既來自他的「有所為」,也來自他的「有所不為」。四十年來從基層科員做到財政部長,他不只是消極的潔身自好,更在於他在各個崗位──特別是在財政部長任內──勇於任事。正因為他在部長任內勇於改革(包括愛心查稅),1992年2月遭到財團與黑金掛鉤的上層權力結構的排斥,在李登輝執政時代被迫辭職。
在那年底的立委選舉中,他以全國最高得票率當選。選民還了他公道,就是要「好人出頭」。
(二)
如果政治濁流逼使他急流勇退,那麼以一介平民來服務人民的意念──特別是弱勢團體──燃起了他更多的熱情。近二十年來,他與他的妻子(蘇法昭老師)在台灣、大陸,以
及海外華人地區身體力行地「有愛走遍天下」。他們成立的「財團法人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從事協助失智老人、原住民、內湖社區大學……並擴大到大陸去辦愛心中小學。
幾年前曾代表愛心基金會去黑龍江牡丹市的溫春鎮參加一所愛心小學的落成典禮。看到了近兩百位同學、老師及樸實的農民家長親友們的激動。四位學生朗誦出了這樣的對話:
獨白:為什麼今天山村學童的臉上綻放著如此燦爛的笑容?
合唱:是台灣「愛心基金會」的捐款,讓我們走進了嶄新的校園。
這使我記起1990年代初期大陸媒體對偏遠地區小學的描述:「泥巴桌子泥巴牆、泥巴墩子泥巴樑。前無門、後無窗,白天作教室,晚上關牛羊,學校學校不像樣。」這就是為什麼只要有機會,我在大陸一定呼籲投資下一代教育的重要。
當兩岸的愛心工作正逐漸遍地開花的時候,二年前王建煊突然被徵召擔任監察院長。當了監察院長的王建煊,仍在大聲疾呼:會賺大錢的企業家是「大」企業家;會花大錢幫助人的企業家,才是「偉大」企業家。他提倡:「有錢給別人用,真好。」
(三)
如果人生真有三部曲的規劃,那麼建煊的一生是:
第一部:以公僕的廉能奉獻社會。
第二部:以人間的大愛服務兩岸。
第三部:以宗教的情懷傳播福音。
事實上,建煊夫婦的第二、第三部曲已經不斷地在譜出感人的樂章。
就在一週前,他在台北基督之家講道。馬總統、蕭副總統、吳院長都在場聽到了他的話:「真正能點亮生命的人是掌權的人。權力愈大愈有機會做大慈善家,愈有機會改善別人生活,點亮別人生命。」
「點亮生命」正是建煊夫婦一直默默的、熱情的在做的事。他要幫助耶蘇基督點亮眾人的生命;這也是這本新著的書名。
建煊在這本書中,用簡易的道理、清晰的文字,以及生活週邊的故事,親切的、感性的串聯成了一篇又一篇具有說服力的文章。
讀完之後,你可能還不是一個信基督的教友,但你一定會做一個比以前更好的人;他擔心他的說服力不夠,因此他想得周到,還另有一本新書同時出版,書名很迷人:《牽手走一生》。
建煊以廉能實踐了個人奉獻,以志工推動了兩岸大愛,此刻又以這本書在說服世人,獲得永生。
我真為五十年前在台北商職比我低二屆的學弟感到驕傲。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2010年6月27日於台北)
摘自《點亮生命》推薦序
王建煊 1938年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畢業於成功大學會統系,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197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研修;歷任中華民國經濟部次長、財政部長、立法委員、監察院院長等職,曾於1992年被評獲亞洲最佳財政部長。曾獲1986艾森豪威爾獎、2004年台灣最佳資深志工獎、2010年《讀者文摘》民意調查之最信賴政治人物第一名、2015年港澳台慈善基金會第十屆愛心獎…等榮譽。
王建煊從事公職三十多年,從中央銀行小焚鈔員,到財政部長、立法委員,一絲不苟的方正性格,在講求圓融妥協的政治圈中始終旗幟鮮明。在擔任財政部長時,媒體推崇他是大刀部長小鋼砲,是打擊特權的正義化身;他甚至為了改革土地稅法,不惜辭官,以引起社會大眾對金權政治的關注。出身軍眷子弟,他不應酬,不打高爾夫球,粗茶淡飯,人稱「便當部長」。好洗的小平頭留了二十幾年,從來沒變過;他嫉惡如仇、黑白分明,甚至被新黨同僚暱稱為「王聖人」。他做事的最高指導原則,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常掛在嘴上的「讓好人出頭」。不論居位與否,他都是秉持著這個信念,即使面對利益團體的壓力,也從不低頭。在《讓好人出頭》的篇章中,王建火宣清楚表達了他的從政理念,也完整呈現出他的性格。
截至今日,王建煊 共創辦了六個基金會:1996年財團法人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2001年 Renewal Foundation(美國)、2007年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2011年財團法人台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2015年Chit Mit Ta愛緬基金會(緬甸)、2021年天使居長照財團法人。著作有20本書。
2010/08/21
BGB30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5829
258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