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美國,每年新增5400萬名腰痛病患;在日本,現在則有將近1000萬名腰痛患者,腰痛人口的成長率更達到人口成長率的17倍之多。難道腰痛真的是人類的宿命嗎?到底腰痛的原因是什麼,是老化、椎間盤突出,或是姿勢不對造成的呢?
另外,發作腰痛的人,年紀往往只有三、四十歲,也可以說是青壯年。年紀大的人,儘管骨質沒有年輕人好(甚至駝背),腰痛的比率並沒有更高。為什麼? 作者將紐約大學醫學博士沙諾的緊張性肌肉炎症候群理論(TMS)消化,並且融合自身的研究後寫出這本書。
他以許多實驗數據作為佐證,說明了一般病患對於腰痛有許多錯誤認知,例如認為椎間盤突出或是骨質疏鬆會造成腰痛等等。作者旁徵博引,最後導出一個結論──大多數的腰痛來自於內心的衝突。有此認知之後,才有可能解除痛苦,也可以預防再犯。
自序 腰痛的「讀藥」
前言 打破腰痛的魔咒
腰痛是人類的宿命?
美國的情況
日本的情況
腰痛無法根除的原因
腰痛患者增加的理由
第1章 為什麼會腰痛?
正面的說法與負面的說法
脊椎的老化
椎間盤的異常
脊椎或骨盆的異常
腰部扭傷
建議與魔咒
別輕忽危險的疾病
第2章 從前的治療法有效嗎?
安慰劑
臥床靜養
藥物療法
注射療法
骨盆牽引
護腰
物理療法
運動療法
腳墊
推拿
外科手術
《成人急性腰痛治療指導原則》的要旨
第3章 腰痛是「氣」出來的!!——沙諾博士的TMS理論
何謂TMS?
TMS理論發現的經緯
疼痛和心理的奇妙關係
精神壓力與自律神經
TMS發生的機制與好發部位
防衛機制
哪腫情緒會造成疼痛
治療法
第4章 治療步驟
講習會
集體會議
停止對身體的一切治療
每日注意事項
把疼痛抓來罵
再度活動身子
做一張精神壓力表
冥想與細察
讀書療法
心理治療
第5章 回答疑問
為何有效?
如果憤怒變成了疼痛
疑點與今後的課題
後記
〈採訪後記〉
長谷川淳史
歷史在這身影上,川流 民國九十年四月間,在南投永光別苑,我拜見了被譽為「玄奘以來第一人」的印順導師,開始這本傳記的內容訪談。 初夏之季,天候微有暑意,導師坐在書齋躺椅上,九十六歲的笑顏慈悲而燦爛。
在他背後的窗外,陽光明亮晴暖,樹間一片啁啾,鳥鳴山更幽了。導師侍者明聖法師讓我在老人家身畔坐下,並為我端來一碗銀耳甜湯。
坐在一位出生於清光緒年間的佛學泰斗旁側,我喝著那碗甜湯,似乎全然忘了它的美味,只感到碗裡一朵朵瑩白剔透的銀耳,與導師背後的大片晴光,以及導師那歷經兩朝、嵩壽近百的世紀身影,融成一泓銀亮的氣流,在這空間裡淌動。我彷彿置身時光河畔,心中漲滿難以言喻的珍貴之感。
溯返時光之河,回憶像瀲灩波光,在導師的浙江口音裡閃著晶亮。 有一回在花蓮慈濟靜思精舍,導師憶起了張學良。那位人稱「世紀少帥」、因西安事變而遭致長期幽禁的將軍,有一年在高雄龍泉寺拜訪了導師。
出生於一九○一年的張學良,長了導師五歲,這二位近乎與二十世紀同齡的大時代人物,在大殿外的星空下,悠然同坐於一方水塘之畔。那時,張學良送給導師一支鋼筆。這管筆,記憶了一次僧人與武將的星空之會。
我聽導師談及張學良,彷彿能從老人家身上,聽見歷史長河的濤音。我們自小從課本裡讀到的歷史人物,比如國父孫中山、總統蔣中正,或者五四運動胡適,總覺得那些人像遙遠而平面;但在導師的生平裡,那些人是立體的存在。
哲人總是在歷史的深處開窗,從導師的回憶裡,我沈浸於中國近代史的光河,國父在巡港軍艦之外、老總統在蔣公遺囑之外、胡適在五四風潮之外、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之外,都與他有一段另類因緣,交織在那個時代的大舞台上。
光陰悠悠,時空相連,導師小住屏東法雲精舍時,數十年的老學生且已年逾古稀的幻生法師自美返台前來探望。高齡的師生久別相見,當幻生法師在導師座前深深頂禮,我依稀看見一篇史詩和使命傳承的綿延,在歲月中透光,一切都靜默而悠長。
長情大愛是湧動在日常裡的大慈悲。因為導師年高體弱,我在訪談時,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過久。然而有一次在台中華雨精舍,導師講他童年留的清朝辮子,講他隨一位秀才老師習寫文言文、用毛筆演算加減乘除,講他看報紙得從鄉間走兩里路到鎮上去向訂報人家借閱,……。
那樣遙遠的時空,遙遠的故事,我聽著聽著竟然在遙遠的光影裡,忘記了時間,直到所有問題談畢,導師的腳已酸麻得動不了了。然而,老人家的慈悲深厚,整個訪談裡,全然沒因久坐不適而打斷我的提問,全然沒有顯露一絲絲不耐。那雙輾轉過近百年日升月落的腳,我剎時覺得,那步幅中的日月星光在我心頭亮成燈盞,原來,大音稀聲,大象稀形,大悲無言。
為了舒鬆筋骨,精舍的兩位法師一前一後攙扶著導師,緩步穿走在書房、大殿、客堂之間。遠遠望去,就像一列三節火車,遊走著環環不盡的圓周,每一步都以師心為圓心。法師們對導師言語之溫婉、動作之輕柔,那種至孝,流動著導師的佛法教化、悲智薰陶。
我曾問明聖法師,是何等力量支持她數十年如一日對導師無微不至的照顧?明聖法師的回答清風明月一般:「也不需要什麼力量,這是平常事,就像一般子女理所當然要照顧父母一樣。任何事都可以當作是修行,在其間歷練境界,更何況奉侍長上,本就應當。」 民國九十年裡,導師的身影流潤各地,彷如「巡迴」一般輪住於相關的道場。
老人家每到一處,我即前往採訪,一年之間,正好從南到北、自西而東走過一遭。散布於全省各地的導師弟子、學生,以及研究導師的專家、學者,我也盡可能地一一往訪,而每一位受訪者,都以無比的熱誠與親切接受訪問並提供協助,雖然限於篇幅,無法將訪談內容一一登錄,但在此我深深鞠躬感謝。
感謝證嚴法師在百忙中為這本書作序;感謝昭慧法師、江燦騰教授為書中的學術、史事及人物、名相,給我許多高見及指正;感謝我的好友們麗月、瑞吟、淑卿,在我採訪時協助現場攝影;感謝我的至交文友,在我這次的寫作上,無數次長時討論,總是以更高的標準期待我,讓我掌握更清晰的方向。
有位年輕的法師送來高品質的錄音帶,設想周到地說:「High Position的錄音帶,可以讓妳以後把導師的錄音轉成 C D ,效果很棒。導師的聲音,是珍貴的典藏。」另一位年輕法師則以其出身佛學院的熟稔,舉凡查閱佛學資料、專有名相、人物甚至電腦出了狀況,都有求必應為我解決問題。他們雖非出自導師相關的道場或佛學院,甚至沒有見過導師本人,只因閱讀了導師的佛學著作,欽仰導師對佛教的貢獻,於是把對導師的尊敬,轉注為對這本傳記的種種關心。
所有親近過導師、閱讀過導師、感知過導師的人,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部導師的傳記,而我,就像是一場大會堂裡的記錄人,所有的發言者都娓娓述說了他們與導師的生命之遇。悠悠史路,語聲川流,我聽著,寫著,如此記錄了從二十世紀跨向二十一世紀的印順導師。
2002/03/25
BGH04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987-6
210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