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探訪CEO
優惠價
$300

探訪CEO

Interviews with CEOs
書籍介紹

執行長是引領企業前進的火車頭,他們的洞見、策略思維、應變能力、用人哲學等,都會影響一個企業的文化與未來發展。《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團隊特別訪問了七位傑出的企業(組織)領導人,深入探訪這些領導人帶領企業(組織)邁向成功所遭遇的挑戰與磨練。

透過與這七位領導人的訪談,由他們自然的對話中,讀者將可跟隨他們的思考過程,深刻領略其經營與領導企業的理念與方法。本書將讓您親炙領導人的智慧並了解其成就事業的關鍵因素。

授權導向的組織──專訪AES的董事長山特與執行長貝克
發揮學習的力量──專訪英國石油執行長布朗尼
虛擬整合的力量──專訪戴爾電腦創辦人戴爾
在顧客服務上競爭──專訪英國航空董事長馬歇爾爵士
恆久的成功──專訪自然保護組織的總裁暨執行長沙義爾
家族企業的統理──專訪芬蘭企業家奧斯特洛
常識與衝突──專訪迪士尼董事長暨執行長艾斯納

傑出領導者引領企業成功之路──專訪摩托羅拉總公司副總裁孔祥輝

在《探訪CEO》這本書中,《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團隊訪問了八位傑出的企業(組織)領導人,這八位領導人所處的產業不同,但相同的是,我們都看到領導人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力──唯有傑出的領導人才能引領企業走向成功、光明的坦途。

國際知名的摩托羅拉公司成立至今已七十五年,但仍保有創業時期的開創精神,所以在科技瞬息萬變的今日,它在通訊產業中仍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次特別專訪摩托羅拉總公司副總裁孔祥輝先生,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二十餘年,一路由研發工程師晉升到今天領導者的地位,對摩托羅拉的組織有深刻的了解,對企業文化的塑造有獨道的見地,對如何授權員工、擁抱顧客有精闢的看法。

經由孔副總裁的分享,我們更進一步了解領導人的策略思維、應變能力、用人哲學等,同時也看到領導人是如何影響企業組織未來的發展。

Q:《探訪CEO》對企業文化多所著墨,在〈授權導向的組織〉一文中,美國AES發電公司的兩位創辦人山特與貝克再三強調,「授權」是AES重要的企業文化之一,也是AES之所以成功的主要因素。身為領導者,您對「授權」的看法如何?摩托羅拉公司是否也相信授權這個理念?

A:摩托羅拉是一家對員工充分授權的公司。就我個人經歷來說,我在摩托羅拉工作至今已近二十三年的時間,八○年代初期我在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擔任研發的工作,當時還只是第一線的經理人(小組的領導人),但對於許多專案的決策,我就可以完全做主,自己做決定。那時我即深刻感受到摩托羅拉真的十分重視授權。

現在我位居領導階層,對員工也充分授權,因為當一個領導者,不管再怎麼聰明,智慧是有限的,不管再有經驗,經驗也是有限的,所以必須將組織的brainpower(腦力)完全集中起來,讓其充分發揮,組織才會有無限的力量,而授權就是集合全組織的腦力,將員工的智慧與經驗發揮到極限的最好方法。

除此之外,對員工充分授權,員工將因此受到極大的激勵,會更加積極任事。因為他會覺得自己被信任了,自己的能力、判斷、自信等方面的表現都被肯定了。人只有在被肯定的情況下,才會將自己的能力與最大的潛能發揮出來。管理的藝術即在於此:將組織中每個人最高的潛能發揮出來,包括員工的創造力、潛力、專業知識、經驗、判斷能力……。

Q:所謂知易行難,許多企業都說要授權員工,但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摩托羅拉公司是如何執行授權的機制?

A:的確,說要授權比較容易,要真正落實就並不那麼簡單了。要在組織內確實執行「授權」有幾點非常重要。

首先,就是「鼓勵」。要持續給予員工鼓勵,增加他勇於任事的信心。身為領導者,不是要「管」人,而是要「領導」員工朝正確的方向前進,這當中領導人就像是扮演「教練」的角色,在員工身旁指導、鼓勵他。不是一味地提供員工「問題的解答」,而是指點員工可能忽略到的環節。

其次是要open(開放)。這和企業文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有關。授權這個機制不可能一夕之間就產生,而是一步步、漸進地在組織內形成。公司的文化必須是讓各階層的人員可以彼此開放、坦率地溝通,讓各階層的想法可以暢行無阻、公開地交流。要這麼做,有一個先決要件,就是there is no penalty(不可以有處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再加上,市場變化的速度愈來愈快,在這個動態的世界,沒有人可以保證萬無一失。我們既然鼓勵員工創新,既然授權他們做決策,就要容忍他們犯錯,但絕對不能重蹈覆轍。}

最後就是提供機會。以前的組織架構都是很僵化的,依功能劃分部門別,各部門都各司其職,行銷部門負責行銷、財務部門負責財務、資訊部門資訊系統……,但在快速發展的世界,這樣的架構已不合時宜了。於是在摩托羅拉內部就有所謂的virtual organization(虛擬組織)的出現。所謂虛擬組織就是針對某特定計劃或是專案,迅速組織跨部門的團隊,這個團隊可以是三個人,也可以是十個人,視不同的個案而異。每個團隊都會有個領導人,這個領導人不一定是經理人,他可能只是一名員工,領導人就負責帶領團隊執行特定計畫,這同時也提供員工發揮能力的機會,當然他也是充分被授權的。此外,一個良好的授權機制,必須配有一個完善的system and process(系統和流程)及internal control(內部控管),因此公司才不致因個人的因素而脫軌。

Q:在〈發揮學習的力量〉一文中,英國石油公司的執行長布朗尼之所以能帶領英國石油重振旗鼓,成為大型石油公司中獲利最豐的公司,主要歸功於他將公司變成一個有效率、重學習的組織。摩托羅拉如何讓組織內的員工發揮學習的力量?

A:摩托羅拉一直十分重視員工訓練、鼓勵員工學習。我們成立了「摩托羅拉大學」,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訓員工,許多訓練課程也都來自於摩托羅拉大學。去年我們更讓客戶、供應商和戰略夥伴加入這個學習組織。

此外,摩托羅拉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司,相較於其他本土公司,摩托羅拉提供員工更多不同的學習管道與機會。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公司二十多年,原先是從事研發部門的工作,拿過四項美國專利證書,從事過系統網絡的設計及安裝,也曾擔任上海摩托羅拉尋呼產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現在則負責東北亞區個人通訊事業,管理台灣區及日本區業務以及發展亞洲區3G事業,從技術工程到掌管業務、行銷,幾乎每個領域都接觸過,這主要是因為摩托羅拉是一家大公司,同時在美國、中國大陸、台灣都有很多機會的緣故。

但這些都公司的架構,屬於「硬體」方面,我們還必須要有「軟體」方面的「程序」相互配合,才能使公司成為真正的學習型組織。就摩托羅拉來說,所謂的「程序」就是「Personal Commitment」(個人承諾)這項活動。每位摩托羅拉員工在年初時就要訂定出自己今年的計畫,同時每季做檢討,在檢討時,我都會問員工,「你的職業興趣是什麼?接下來三年,你希望做什麼?學習哪方面的知識或技能?」這個程序不但提供公司與員工之間溝通的機會,也讓我們可以就員工的需求,為他們量身訂作適合他們的訓練計畫。

Q:要建立學習型組織,公司裡的知識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英國石油公司就建立了一套制度,讓看不見的「隱性」(implicit)知識可以在公司內部流傳。摩托羅拉在傳承知識這方面,有何制度或方法?

A:在摩托羅拉,技術方面的知識都建立地非常好,員工都可以經由公司的內部網路,得到所需的相關資訊。我們對會議紀錄、個案的檢討報告……等,也都有很完整的資料庫、知識庫。

知識的最終目的無非是為了要解決問題,或是創造新的構想,因此如何將人們腦中寶貴的經驗、知識傳承下來,是非常重要的事,但卻不容易。我們也不希望因為人員的流動,而失去許多寶貴的know-how。隱性知識的流通最有效的方法及管道,就是剛才我曾提到的virtual organization,經由virtual organization的存在,組織的成員可以自由交換意見及經驗,因此經驗的累積就在團隊身上,而不是獨立的個體,或多或少可以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

Q:觀察書中所討論到的企業,他們之所以會在各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企業文化」是個極重要的關鍵。然而,企業文化又與領導人息息相關,您帶領摩托羅拉個人通訊部門這段期間,是如何營造組織內的文化?

A: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時間引導。我十分重視企業文化,因為文化無時無刻都影響著企業的運作,以及企業內人員的行為,再加上人員的行為具有傳染性,影響層面將因此更加擴大,所以我認為文化是企業最重要的基石,不容輕忽。

企業文化的塑造絕對是領導人的責任,也是領導人最重要的使命。我常說,身為公司的領導者,如果可以塑造出良好的組織文化,幾乎就已執行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了。

我在二○○○底年回台擔任個人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時,就發給每位員工一張名為「PCS Taiwan Culture」(台灣個人通訊部門的文化)的圖表,現在每位員工都將這張圖表放在他們的桌上。這張圖表用十個有趣的圖畫、簡潔的文字,清楚地闡述我想塑造的組織文化。

這十項要點分別是:(一)winning spirit(要有贏的精神);(二)open discussion; debate is O.K.(要能開放討論,遇有爭論也無妨);(三)creativity,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要富有創造力、挑戰現況);(四)dedication & work smart(全心投入&聰明工作);(五)play hard & have fun(寓娛樂於工作);(六)no politics, focus on the issues(就事論事,沒有辦公室政治):(七)synchronization & team work(重視團隊合作);(八)pay for performance(報酬決定於績效);(九)process & systems(程序&系統);(十)measurement & accountability(明確的考核標準與負責任的態度)。

Q:這本書中受訪的各個領導者,如英國航空的董事長馬歇爾爵士、迪士尼的執行長艾斯納、英國石油執行長布朗尼……都致力於追求成功,同時也分享了他們不同的成功因素。您個人對「成功的企業」的定義為何?摩托羅拉的成功方程式又是什麼?

A:企業之所以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我將它們歸納成以下五點:

(一)要能對股東提供長期、一貫的價值,讓股東獲利,這也是他們投資企業的主要目的,也是公司存在的原因之一。

(二)要不斷創新。世界變化得太快,技術日新月異,競爭十分激烈。以摩托羅拉來說,成立七十五年來我們一直致力在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不斷創新產品線與business model(營運模式),以適應新的潮流。我們希望能有前瞻性的做法,如此才可以永遠走在最前端,領先競爭者。

(三)為顧客創造價值:公司的所有作為、所進行的各項變革,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為顧客創造價值,這個價值可能是在產品方面,也可能是在服務方面。

(四)讓員工滿意:有滿意的員工才會有成功的企業。因此公司必須重視員工、尊重員工,並提供好的工作環境與完整的福利措施。

(五)社會責任:這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摩托羅拉來說,全球擁有十萬名員工,加上員工的眷屬、往來的廠商客戶等,可能就有上百萬人,換言之,公司的一舉一動對社會的影響不容小覷。摩托羅拉對此十分重視,因此我們在環保、教育各方面的活動都全力支持,不遺餘力地回饋社會。

瓊安.瑪格瑞塔 作者

曾是世界知名的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合夥人,後擔任《哈佛商業評論》的策略類編輯,並曾榮獲麥肯錫獎。在獲得哈佛商學院MBA學位之前,她是密西根大學的英文博士,並曾擔任大學人文學科的教授。著有《管理是什麼》。


譚天 譯者

臺大政治系畢業,曾任《聯合報》國際版主編與編譯主任、《自由時報》副總編輯等職。現旅居加拿大,專事譯作。譯有當政治成為一種產業:創造民主新制度黑龍江:尋訪帝王、戰士、探險家的歷史足跡,遊走東亞帝國邊界的神祕之河2026泰王的新衣:從神話到紅衫軍,泰國王室不讓你知道的等百餘本書。 


2003/08/01

BHB26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153-4

244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