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這是一個看似完美的世界。凡是年滿五十歲的女性或年滿六十歲的男性,單身、沒有生兒育女或為社會做出重大貢獻,即為「不被需要的人」。他們將被政府送進「單位」,享受舒適的生活環境及無微不至的照顧。
然而,凡事都有代價。他們必須接受各種心理或藥物測驗,無條件捐贈器官,用身體延續其他「被需要的人」的生命……
朵莉是個作家,沒有小孩,收入微薄,唯一的同伴是一隻狗。她習慣了一個人獨立生活,反而覺得「單位」裡生活無虞,還能結識新朋友,氣氛平和而美好。
朵莉原本打算就此度過餘生,但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會在「單位」裡墜入情網。突然間,原本安逸的生活成為通往真愛的阻礙,「單位」不再是頤養天年的美好終點,而是一所慢性殺人的殘酷監獄。面對沒有希望的未來,她該如何改變命運?
「《單位》呼應瑪兒吉.皮爾希和瑪格麗特.愛特伍的作品,發人深省,讓人不斷翻頁。」
──Jessa Crispin,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
「霍克維斯以細膩如實的文字交織出《單位》裡的樂趣與殘酷……娓娓道出一連串驚人且駭人的事件,讓人透不過氣。」
──Marcela Valdes,《華盛頓郵報》
「我這兩年來讀過最棒的小說……《單位》發人深省,令人動容,讀完很久之後,你還是會跟人討論書中情節。」
──Kelly Fitzpatrick,《奧蘭多哨兵報》
「毛骨悚然,令人心驚,卻極可能成為事實……霍克維斯藉由這樣一本令人信服的小說,替我們上了人類天性和社會工程的一課,赤裸裸地將人性攤在陽光下。」
──《精神病學服務》
「《單位》透過評估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提出愛、性別、自由、社會習俗的議題……霍克維斯的書寫能力高超,引導讀者投入故事與角色。《單位》是一本你一開始讀就放不下的小說……值得擁有廣大讀者群。」
──Tim Gebhart,Blogcritics.org網站
「霍克維斯的《單位》十分流暢,讓人欲罷不能。書中提出一個令人不安的假設,描述社會貶低藝術作品,提高人口繁殖的價值,並將這種價值觀發揮到極致。歐威爾和赫胥黎的粉絲一定會喜歡這本書。」
──《書單》
「這是短篇小說家霍克維斯的第一本小說,呼應政治學論文如霍布斯的《利維坦》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小說將這些論述發揮到瘋狂境界),以及如《美麗新世界》和《一九八四》的反烏托邦小說。歐威爾主義的恐怖場景出現在服用抗焦慮劑的世外桃源,深刻得令人寒毛直豎,挑動不安的神經。」
──《克科斯書評》
生於1958年,現居瑞典斯科納省。1995年以短篇小說集《服裝》(Kostym)踏入文壇。《單位》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單位》上溯反烏托邦文學的經典《一九八四》和《美麗新世界》,也回應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和瑪格麗特‧愛特伍《使女的故事》,是對社會福利制度的終極省思,更是對自由和人性尊嚴價值的深沉扣問。小說兼容溫情、幽默、哀傷和憤怒,描寫友誼、孤寂和愛情,令人深思與長嘆。
英國薩里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現專事翻譯,譯有《爺爺的微笑》、《夢想教室》、《日落之後》等書。
2012/11/24
BLH10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0741
265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