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本書中,一位心理學家和一位行銷學教授帶我們展開一場消費與快樂的探索之旅,一窺金錢裡的人性心理,揭開花錢快樂的五大心法:
◎ 花錢買體驗;
◎ 樂在難得;
◎ 花錢買時間;
◎ 先付款,後享受;
◎ 樂善好施。
個人只要掌握這五大心法,就能夠自現有金錢獲得最大的滿足。企業若能洞悉金錢與快樂之間的微妙關係,就能施展策略,提升員工和顧客的滿意度,讓投資在員工身上的每一塊錢都值得,讓顧客掏每一塊錢都甘心樂意。此外,在「國民幸福指數」成為評量政府效能的重要指標之際,本書也特別於此著墨,探討政府如何利用簡單的施政技巧,營造國民的幸福感,打造快樂理想國。
賺錢如此辛苦,練就致富秘笈,不一定少奮鬥二十年;快樂如此珍貴,學會聰明花錢,才能真正幸福一輩子!不管是自己花錢還是讓別人花錢,都要懂得錢怎麼花才快樂,讓每一塊錢都是快樂錢!
前言
心法一:花錢買體驗
物質會隨著時間折舊;體驗卻會在回憶裡愈陳愈香。買東西,日後容易因患得患失而後悔;買體驗,會令人後悔的往往是沒有把握機會去經歷的事。
心法二:樂在難得
棉花糖為什麼要等五分鐘再吃?因為等待能更添美味!物以稀為貴,限時限量操作得好,不但是企業的獲利秘技,也是消費者的快樂魔法。
心法三:花錢買時間
時間的充裕感是快樂的重要決定因素。消費決策如果能從它會如何改變時間配置來思考,更容易買到快樂,而不是買煩惱。
心法四:先付款,後享受
掏錢會心痛,為不能立即享受的事物掏錢尤其心痛,但卻能讓你保持理性,精打細算,而等到真正享受時,「免費」的錯覺又能讓快樂加倍。
心法五:樂善好施
人有側隱之心,把錢用在他人身上會比用在自己身上更快樂。從富可敵國的巴菲特到收入僅能糊口的市井小民都是如此!
尾聲:放大格局
從個人和企業放大到政府,政府如何在政策上運用一點技巧,不必砸大錢也能創造國民的幸福感,打造快樂社會。
親職作家 陳安儀
《誰說人是理性的!》 丹.艾瑞利
《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丹尼爾.吉伯特
《你該不該相信直覺?》 大衛.邁爾斯
《零偏見決斷法》 奇普.希斯
歡喜推薦
「如何提高金錢的快樂性價比,問鄧恩與諾頓就對了!他們倆就像學術界的諧星雙拍檔,把日常生活的體驗化為素材,深入淺出,寫成這本讓我們先發笑、後深思的好書。他們透過幾項簡單原則的實踐,與讀者分享花錢的快樂學,相信大家都能從中受益。」
──丹.艾瑞利,《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你覺得花錢買不到快樂嗎?那表示你不懂得花錢!鄧恩與諾頓以生動活潑的筆觸、引用最新的學術研究告訴大家,既然要花辛苦錢,就要花得值得,為快樂加分。購買本書不是消費,是一筆投資,而且是明智的投資!」
──丹尼爾.吉伯特,《快樂為什麼不幸福?》作者
「必讀之作!集知識、趣味、實用於一書的難得之作,教你實踐更豐富、更開心的人生。」
──大衛.邁爾斯,《你該不該相信直覺?》作者
「教人賺錢、儲蓄、投資的理財書不勝枚舉,但只有這本教人怎麼聰明花錢!」
──奇普.希斯,《零偏見決斷法》作者
加拿大卑詩大學心理學副教授。26歲時即被《高等教育紀事報》(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封為學術界的「明日之星」。
她的研究常是全球媒體通路及頂尖學術期刊的矚目焦點,包括最近發表於《科學》(Science)的兩篇論文。
哈佛商學院行銷學副教授。他的研究曾兩次登上《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 Magazine)年度思潮特刊。2012年時入選《連線》雜誌(Wired)的「將要改變世界的五十個人」金頭腦排行榜。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研究所畢業,曾任東吳大學口筆譯兼任講師、證券業內部譯者。教育部中英翻譯能力檢定通過,亦曾獲梁實秋翻譯評審獎,譯有《第一眼就看出問題》、《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自造者時代》、《蘋果設計的靈魂》、《因為堅持,所以贏》、《超成功對話術》等書。
2014/01/24
BWL015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3841
224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