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你有沒有懷疑過,為什麼蚊子特別愛叮你?
是不是羨慕有的人不用設鬧鐘,想要幾點起床,就能在幾點醒來?
你以為看東西只能用眼睛嗎?拜託!你可能天生就有聽音辨位的好本領。
你是不是常常疑惑,不小心掉落吐司時,為什麼老是有塗奶油的那一面貼在地上?
對這些生活上的疑問,生命中的煩惱, 在加拿大Discovery頻道主持科學節目的應大師,要用大家都聽得懂的方式,把其中的道理解釋得清清楚楚。
應大師不僅讓科學更有人味,也讓我們在緊張的生活中,有機會靜下來思索一些你從來沒注意到的有趣問題,張開眼睛看清楚這個繽紛的世界。
前言:世界上沒有標準答案這回事 6
1. 蚊子幹嘛老叮我? 8
2. 你天生就會算術 21
3. 樹木生死戰 33
4. 生活小事中的神祕物理 42
5. 最甜的物理課 50
6. 吐司掉落時,為什麼總是沾了果醬的那一面朝下? 55
7. 咖啡漬大學問 62
8. 不知不覺,沒有錯覺 69
9. 抱小孩的神祕藝術和科學根據 79
10. 你會用耳朵看東西嗎? 92
11. 你的體內有鬧鐘嗎? 101
12. 觀光客的錯覺 111
13. 自動提款機和大腦 122
14. 加速停止 132
15. 世界真是小小小 141
16. 你認識290個人嗎? 154
17. 幹嘛瞪著我! 163
18. 瞳孔擴大真迷人 175
19. 你知道我在看你嗎? 181
20. 大自然的小小飛行員 192
21. 外野手的接球問題 202
22. 打水漂 214
23. 在冰上轉圈圈 226
24. 為什麼年紀愈大,覺得時間過得愈快? 237
誌謝 248
世界上沒有標準答案這回事
這本書的大前提就是:「事情一定不只是這樣。」這裡所指的「事情」,是無數個經過你身邊,但沒有引起你特別注意的事情。我們的生活裡充滿了「想當然耳」與「司空見慣」的事情,很多事情我們根本就毫無所覺,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其實只要我們稍加注意、略為探究,就會發現其實它們是很有趣、很迷人的。這就是日常生活裡的科學。
當然,「科學」這個字眼在這裡或許並不適當。因為它會讓人認為,接下來的就是相關的解釋或說明。這種錯誤的期待,至少有部分是源自於學校的科學教育。其實,實驗室裡不是真的進行「實驗」,科學課本裡一定會說明「事情的真相」。學校裡所教的科學和真實世界裡的科學,是大不相同的。在真實的世界裡,很多事情都沒有標準的答案。如果你想在本書裡找尋這種答案,我很抱歉可能會令各位失望。但如果你想得到的是對科學神祕面紗的深入瞭解,那就請繼續看下去。
科學會讓你暫停下來,想想那些你通常會忽略的事情,探究它表面之下的原因。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當然是有好處啦。如果一個人整天匆匆忙忙,像《愛麗絲漫遊奇境》裡那隻兔子一樣,給日常瑣事追得喘不過氣來,忙得無法思考,那日子還有什麼意思呢?如果經常能夠稍微停下來,放鬆心情緩一緩,想些好玩的事,至少有兩個明顯的好處:暫時放下忙碌得可笑的生活,有益身心。其次,你有時會很好笑的發現,自己對眼前的事物居然如此無知。因此,你們可以把這本書看做是「心理勵志」的科學書,裡面有一系列很有趣的小品,讓你釋放生活的壓力,感覺「活在當下」。(但願這本書也能像那些心理勵志的書一樣,賣得那麼好!)
我選入這本書的主題,主要是依據它們「看起來」的科學性。至少對我而言,這些題目看起來還滿「科學」的。(由於某些原因,大部分是心理學與物理學,其他只占少數。)這些東西只是一些經驗的累積與蒐集,是一些「我已經注意到了」的東西,我對它們已經有足夠的認識,願意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就是這樣而已,沒有什麼更大的學問在裡面(但至少裡面有件事,就是回聲定位,很可能是我們大部分的人從來沒有注意到的事)。它們大部分都不是重大的科學研究題目,既不可能入選《科學》期刊的「年度十大科學」,也不會得諾貝爾獎。但是它們會讓你以後更留心自己生活周遭的事情與現象,只要你願意。
這本書是專為那些想把科學知識,像吃開胃菜一樣輕鬆吞進肚子裡的人寫的。
──《華盛頓郵報》
簡單明瞭且機智風趣……這本書解說科學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跟自己有關的連結。
──《紐約時報書評》
應格朗寫的東西都是最實用的,而且他的寫作風格輕鬆自然,讀起來真是享受。但是最令我激賞的,是他選擇的題材之別出心裁。在他的手裡,即使最無聊的資料,也變得生動有趣。
──《新科學家》
加拿大最知名的科學普及推廣者之一,獲獎無數,包括加拿大官佐勛章、加拿大研究院的「桑福德弗萊明獎」、加拿大皇家學會為促進公眾科學意識所設的「麥克尼爾獎章」、加拿大自然科學及工程研究委員會的「麥可史密斯獎」。
曾任加拿大Discovery頻道最受歡迎的科學節目「每日星球」的製作人暨主持人,自第一集起至2011年6月退休。加入Discovery頻道之前,在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主持全國科學節目「奇事和夸克」(Quirks & Quarks)。
應格朗除主持科學節目外,著有《打呵欠為什麼會傳染?》、《蚊子幹嘛老叮我?》、《為什麼一搔癢你就笑?》,以及《心靈劇場》(Theatre of the Mind)、《致命弱點》(Fatal Flaws)等暢銷書。
他已獲頒五個榮譽博士學位,並於2015年因本書榮獲美國醫學作家協會頒發「華特阿瓦雷茲獎」(Walter C. Alvarez Award)。
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畢業,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臺灣多個重要的能源發展單位。翻譯過多種科普書籍,包含《費曼手札》、《隱藏的邏輯》、《統計改變了世界》、《幹嘛學數學?》、《物理馬戲團》等。
2007/04/27
BWS09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0.5cm
黑白
9789864179077
249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