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繼破壞性創新之後,企業生存的新競爭策略。
大爆炸式創新是一種新型態的創新,有能力在幾個月,甚至短短幾天內,顛覆穩定的企業。
我們已經進入創新的第四個階段——大爆炸式創新時代。新的創新者不僅從上方、下方和側邊進擊目前的市場,而是三路齊發。它們將產品和新技術的指數型成長與不斷下降的成本結合在一起,因此能夠同時更好、更便宜,以及更加個人化。這些產品不只賣給一群使用者,而是賣給所有(或幾乎所有)的顧客。這不是破壞性的創新,而是毀滅性的創新。
大爆炸式創新可以突如其來發生,這為學界傳統的策略方法,豎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波特(Michael E. Porter)精心擘劃的策略計畫,會在瞬間歸於無效。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建議好整以暇採取因應行動,甚至用聰明的方式,搜尋別人不曾航行過的藍海,都會帶來災難。期待市場會原地踏步,讓你選擇性地創新,以改善品質或價格,是非常危險的假設。
你的新競爭對手在經營上,沒有受到你遭受的任何束縛,也不必依照老準則行事。他們的大爆炸式創新甚至不必和你的產品競爭。在他們狂熱尋找新市場,以及竭盡所能,盡速捕捉盡可能多顧客的注意力之際,你可能只是遭到池魚之殃而已。
今天,極少非數位指數發展型技術能夠十拿九穩,但它們都有釋出新一代大爆炸式創新的潛力。連短期的展望也愈來愈難以預判。紐約洋基隊一九五○年代的當家捕手兼強打者貝拉(Yogi Berra)說過:「預測很難,尤其是針對未來。」
然而,我們見過企業領導人學會察覺破壞性變化的早期跡象,以及領先他人看出大爆炸式創新迫在眉睫的訊號,而取得驚人的成就。本書將教你這兩件事,並且發展各種工具和技能充分予以利用,而不是成為貴產業戲劇性變化的受害者。
除非你知道新的破壞性創新者長什麼樣子,否則你無法加以打造。所以我們先來介紹大爆炸式創新的三大特徵:
• 策略不受束縛:數十年來,學界的策略規劃思維不斷警告企業,應該只專注於一個「市場紀律」——不是供應比競爭同業要好的產品,就是供應更便宜的產品,或者推出個性化的產品,供應給狹窄的市場區隔。由於依賴指數發展型技術,大爆炸式創新踏進市場時,才能同時比既有業者的產品和服務更好、更便宜,以及更有個性。它們是徹底的不受束縛——長久以來,這種方法被認為站不住腳,現在卻行得通。
• 成長不受限:當大爆炸式創新來臨時,市場採用的曲線斜度幾乎是垂直的。拜社群網路和其他地方的資訊交流之賜,每個區隔中的顧客現在都能立即取用幾乎完整的新產品和服務情報,而這些情報大多是其他使用者提供的。大爆炸創新市場展現了贏家通吃的結果和短暫的產品生命週期。因此,控制產品的發售,針對不同的顧客群體,審慎安排行銷活動的時間,這樣的做法幾乎沒什麼意義。今天的買家只有兩種:試用者和其他每一個人。
• 開發無負擔:大爆炸式創新很少是昂貴的專門研究發展獲得的結果。相反的,創新者結合現成的零組件和軟體,展開一連串的低成本實驗,而這些實驗,必要時,會有第三方基礎設施夥伴提供支援。這些產品測試是在市場直接執行,真正的使用者會以協作者、甚至是出資者的身分共襄盛舉。當正確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匯聚一處,市場就會一飛沖天。說穿了,大爆炸式創新不過是進展非常順利的實驗。
不久我們會更詳細討論這些特徵。但我們現在應該已經很清楚,大爆炸式創新的新準則已破壞了規劃與執行上的不少傳統思維。從策略、行銷,再到創新,在指數發展型技術主導的環境中取得成功的人,已經發現發展和執行業務策略的新方式。
摘自《大爆炸式創新》

Photo:https://goo.gl/kvDlA2 ,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