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每天打開那幾個正夯的APP,你今天還來不及理解的知識,過了24小時,就是明日黃花,你可能連選擇要不要懂的機會都沒有。 該怎麼讓自己不要淹沒在這股洶湧的洪流裡呢?

圖片來源:pakutaso 文/ 律師娘
前幾天,跟一位在雜誌社工作的朋友聊天,朋友說,他們最近辦的職場進修講座,場場爆滿,座無虛席,他對這樣的現象感到很有趣,我回答他說:「或許是因為心裡恐慌吧!」他說:「對對對,我也覺得是恐慌,而且,坦白說,我自己也常常感覺到恐慌。」
為什麼上班之於創業已經是相對穩定的選擇,但卻有那麼多上班族,對未來沒有安全感呢?
我自己認為是來自於,我們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在社群尚未崛起、年輕人才上網的過去,如果你不看報紙、少看新聞,甚至是只閱讀被商業考量篩選過的資訊,你不會感覺到世界變化的有多快速。
但在這個社群經濟當道的時代,每天打開那幾個正夯的APP,你今天還來不及理解的知識,過了24小時,就是明日黃花,你可能連選擇要不要懂的機會都沒有。
該怎麼讓自己不要淹沒在這股洶湧的洪流裡呢?
這本《21世紀的21堂課》的作者告訴我們,清晰的見解就是力量,當你目光炯炯,就能看清楚現在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各種事件的深層含義又是什麼?
而且我們不只該瞻望世界,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內在生命,才能夠找到個人價值與社會的連動。
你或許認為,你可以靠自己找到個人的價值,但書裡說,市場的壓力不會給你太多時間想出答案,它會用那隻隱形的手,逼你接受。於是,你不知不覺,接受了市場給你的價值觀。
就像這幾年,社群行銷扭轉了許多產業的型態,讓許多小蝦米吃掉大鯨魚。來不及覺醒的巨人,都被打的七葷八素。
作者嘗試從新世紀科技與政治的挑戰,探討人類的希望與絕望,並督促我們思考,你所認知的真相存在嗎?真實嗎?最後再回來檢驗人生的意義。看起來題目很大,但終究還是要回歸我們對自我心靈的暸解。
貫穿書中的一個論點,是自由化對人類的影響,究竟是創造繁榮,還是理想幻滅?作者認為,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生態崩潰和科技顛覆,我們必須創造新的故事取代舊的歷史,而且任何故事如果想要得到人類的青睞,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在於能否處理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這樣的雙重革命,2050年的世界,除了得瞭解人工智慧、大數據演算法和生物工程,還得把這一切融入一套全新而有道理的敘事之中。
我們每天滑著手機、翻著雜誌的時候,如果沒有這樣的認知,將會被資訊淹沒,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中。
【書籍資訊】
《21世紀的21堂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