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呂鴻基自小涉獵各種領域,藝術更是他的興趣,甚至下筆創作。就讀國小時,美術老師葉火城帶他去田園寫生,教他畫政治諷刺漫畫;長大後,他開始學習欣賞西洋繪畫,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期間,走訪紐約大大小小博物館,長期薰陶,逐漸累積成創作能量。
圖片來源:unspalsh
呂鴻基自小涉獵各種領域,藝術更是他的興趣,甚至下筆創作。就讀國小時,美術老師葉火城帶他去田園寫生,教他畫政治諷刺漫畫;長大後,他開始學習欣賞西洋繪畫,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期間,走訪紐約大大小小博物館,長期薰陶,逐漸累積成創作能量。多年後回想,他自承,受葉火城影響很大,「如何把沒有的東西做出來,這就是創造、創意,相當困難,但我樂在其中。」
一九七一年,他成立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成立前夕,他親自揮筆設計會徽,這是他第一個設計作品,沿用至今。此後,陸陸續續受邀替各醫學會、醫院、醫學大會、校友會等,總共設計了二十多個會徽,作品豐富。一個巨大的藍色十字架,裡面有個白色小孩,小孩正中央放個大紅愛心,這就是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的會徽。
「世界上最美最大的東西,是什麼呢?我相信是看不到的東西,看不到的東西最大。你知道日月潭很大,不過,比它大的是海洋,而天空又比海洋還大,有沒有比天空更大的東西呢?就是我們的心、胸懷,人的胸懷比什麼東西都大,什麼都可以被納進去,這是我設計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會徽的想法,」呂鴻基娓娓道來當時的靈感。也因為理念清楚,靈感湧現,彷彿神來之筆般,人生第一個設計作品居然在一天之內完成。
呂鴻基眼看,許多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因家境不好被迫放棄醫療,決定籌設基金會,幫助病童就醫、成長。有一天,他飯後無事,喝茶之時,心中意念頓起,於是拿起筆來,在白紙上畫一個心臟病兒童和一個十字架,想了想,再把病童移到十字架內,接著把病童的心臟放大,塗上紅色,再將十字架塗成藍色,象徵心臟病兒童醫療與社會的愛心。
鮮豔的紅、白、藍色依次堆疊,對比強烈,概念簡單易懂,這個會徽從一九七一年使用至今,已然成了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的精神象徵。一九九○年二月,呂鴻基代表基金會前往馬尼拉參加第十一屆世界心臟學會大會時,赫然發現將近半個人高的會徽被擺設在大會會場,吸引許多國內外人士目光,不少人特意站在巨大圖案前攝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