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突然有了一種新的覺知,那就是:「爸爸媽媽,你們是你們,我是我」,青少年在空間上和心理上,都需要清楚把「我」劃分出來。

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突然有了一種新的覺知,那就是:「爸爸媽媽,你們是你們,我是我」,青少年在空間上和心理上,都需要清楚把「我」劃分出來。
在有形的空間上,他們會需要有一個能區隔出來的空間,不被打擾,只有自己。全世界的爸媽總有一天都會被青少年問同一句話:「爸媽,你進來我房間做什麼?」好神奇啊,就像嬰兒七坐八爬的必然發展,所有孩子都會來到這相同的宿命。
接著有一天,原本每天都要擠在爸媽身邊才能幸福入睡的寶貝,變得彆扭不自在,然後,就會理直氣壯地要求要有自己的獨立房間。還有一天,當你看著家有少年初長成,忍不住想按下快門,一定會聽到一句比警官還嚴厲的喝斥:「爸媽,可不可以不要拍我?」然而,奇怪的是,少年少女天天都在瘋狂玩自拍,為什麼爸媽一張都不許拍?
在無形的空間上,孩子更怕父母如影隨行。金車基金會的調查顯示:有高達四成以上的青少年不會加父母為臉書好友,因為會有被監控的感覺。青少年更討厭父母不斷在他們的臉書或 Instagram 上按讚,更別說是搶頭香,那簡直是「自殺式被孩子封鎖」的最快方法。
提心吊膽的爸媽一定會以為孩子躲躲藏藏,肯定做了不可告人的事,所以更加疑神疑鬼。但事實上,再乖的孩子都會有相同症頭:好怕爸媽隨侍在側、緊迫盯人。
正常的青少年像是經歷了一場覺醒運動,突然在自己和別人之間劃出了一條清楚的界線,他們渴望擁有一小塊自由優游的空間,享受自我主張的權利。因為就是這個時候,他們強烈體會到,自己和爸媽一樣,都是有自我主權的「人」,即使角色不同,但是身為「人」的尊嚴都是一樣的。
而首當其衝的,當然是要先解決和他們糾葛最深的爸媽,這是他們區分「人我界線」的重要起始,他們必須從這裡學習被尊重,也學習尊重別人。而為了更強烈感受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會像剛贏得領地的所有權人,用非常戲劇性的誇張方式來捍衛自己的地盤、隱私與主權。
所以,爸媽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學會「尊重」與「被尊重」呢?繼續偷窺他們的抽屜與櫃子?亂看他們的私訊與信件?不敲門就硬生生闖入房間?不經允許就把他們的照片、糗事貼在臉書上?如果我們周遭的大人朋友不允許我們做這些事,那麼很合理,強烈意識到必須被當成一個「人」來對待的青少年,也絕對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