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青春少男少女身心板塊都在劇烈變動,讓他們成為一種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的特別生物。許多家有青少年的家長一定有這樣的困擾――父母眼中的乖寶寶,到了青春期轉瞬變成難以溝通的怪小孩,家中氣氛從此丕變。
青少年難相處,情緒不穩、態度不佳、叛逆、自以為是……,他們到底在想什麼?父母如何與他們溝通?如何引導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和青少年交手,絕對少不了衝突,父母當然要將傷害降到最低。但衝突也有其正面的功能,透過適當的衝突,爸媽才可能了解青少年的內心需求與變化,青少年也才有機會看到爸媽的焦慮與擔憂。
思念總在分手後、感謝總在長大時。且翻開這本書,開始修練!
青春期的孩子像座活火山,
父母就是火山周圍的居民,
一不留意就被炸得遍體鱗傷。
家有三個青春小子的彭菊仙,
陪你鍛鍊面對火山少年的勇氣,
掌握黃金守則,進化成父母2.0,
你會發現,青少年不是來討債的磨人精,
而是磨出爸媽智慧的金。
孩子長成青少年,親子之間可謂步步驚心。
守護穩固和諧的親子關係,父母要:
◤必備超能力
.不要玻璃心,要進化成強化玻璃
.火山少年爆發時,幻化出隱形金鐘罩護體
.火山少年爆走時,抽離靈魂暫呈無心無腦狀態
.當一盆在暗處悄悄散發光和熱的植物,默默陪伴
.成為一具心靈的「人肉沙包」,讓孩子宣洩壓力
◤黃金守則
.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一」遍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把「規定」轉化為「約定」
.把青少年當成獨立的人來尊重
.最高境界──退化到不再被孩子需要
◤萬萬使不得
.與青少年硬碰硬、以暴制暴
.邊滑手機邊喊孩子去念書
.喋喋不休鬼打牆
.開口就談成績
.愛提當年勇
推薦序 原來,孩子的人生就像結一個網,煮一鍋湯/丘美珍
推薦序 勝率只有1%的你,總算開始有贏面/歐陽立中
齊聲讚譽
自序 讓青春少年把你鍛鍊成更有智慧的人/彭菊仙
第一部 磨人精?青少年是磨出爸媽智慧的「金」!
01青少年懶人包:我我我我我……
02照破鏡子,還是不認識自己
03哪一個版本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04少了一點腦,缺了一根筋
05凸顯自我的方法:我「嘴」故我在
06是愛找碴的屁孩還是公民不服從?
07面對火山少年的勇氣
08我瘋狂自拍但你不可以拍我
09酸、嗆、A、黃,青少年的江湖情懷?
10青少年是一種晚睡晚起的特別生物
第二部 青少年父母2.0
11從神壇上走下來當凡人吧!
12我是盆栽,暗暗散放能量
13收起觀音的千隻手,只留佛心
14青少年懂你的痛點,佛系父母別上鉤
15爸媽心裡苦,爸媽不說
16天下無「是」的父母?
17增加新配備:透視眼+第三隻耳
18野生爸媽別出沒,別賣萌
19爸媽更藍瘦香菇,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20父母降級,青少年才要升級
第三部 親子踹共黃金守則
21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一」遍
22命令不如協商,否定改成肯定
23開場白決定了是敵是友
24「我相信你能夠……」
25變成省話一哥、沉默一姊只是剛好而已?
26哪壺熱,提哪壺,從孩子感興趣的談起
27與青少年的平行宇宙搭上線
28我們是合作夥伴,不是敵人
第四部 親子諜對諜,關於學習與3C的精采對手戲
29學習旅程不浪漫,爸媽聰明當推手
30要造一艘船,先產生對浩瀚大海的渴望
31做不成師生,請保住親子關係
32你罵我玩手機?你自己滑更兇!
33要當學霸,非得四「電」皆空?
34手機比命還重要,你管得動?
35青少年不閱讀?我們愛死動漫&輕小說
36當孩子跟你說「我想當網紅」
第五部 爸媽沒招篇:戀愛、霸凌、網路求生……
37是青春期難纏,還是藍色病毒上身?
38不是要你邪惡,但你不能只當乖巧小
39誰逼孩子變成雙面人?
40青少年真腦殘,玩命關頭也不怕
41時候未到,你就是不准給我談戀愛?
42愈憤怒的男孩愈脆弱,愈需要愛
43讓「微排擠」不惡化成霸凌事件
勝率只有1%的你,總算開始有贏面
——歐陽立中,作家/教師
身為高中老師,你知道什麼時候最讓我焦慮嗎?
答案是:家長日。
因為每到這一天,我們就成為家長的「解憂雜貨店」。問題千篇一律,卻排山倒海而來。課堂上,我們解的是學生學科上的惑;家長日,我們解的是家長親子間的惑。每次家長日,辦公室的同事們,都在看誰最晚結束,代表他身陷家長的包圍,無法脫困。
其實,我很樂於解家長的惑,只是有些問題,關鍵不在「答案」,而在「行動」。舉例來說,家長總是會問,孩子在家老是滑手機,講也講不聽,怎麼辦?
這時我心中就會OS:「手機是你買給他的、網路也是你給他的,你要我怎麼辦?」當然,做為一個專業的高中教師,有問必答是基本原則。
我會先問家長說:「那你在家會滑手機嗎?」
「當然會呀!」家長回。
我接著說:「這就對啦!如果你要孩子不滑手機,那就得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帶頭閱讀。」
「可是……」接著他們會給我各式理由。
答案我給了,但是行動他們卻遲疑了。
每次家長日結束那刻,我就在想,要是有本寫給家長的青少年教戰手冊,那該有多好?好在,總算給我等到了!
菊仙的《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就是家長版的《解憂雜貨店》。
既能解憂,還有解方!
你能想像我讀到這本書時的雀躍模樣嗎?
「就是這個!所有家長應該都要人手一本。當媽媽懷孕時,都會有一本媽媽手冊;那麼當孩子成為青少年時,也應該有一本父母手冊啊!」我真心這麼認為。
菊仙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孩子紛紛進入青春期,開始用荷爾蒙跟她交戰。有時短兵相接、有時招安降伏,在這一連串交手的過程,菊仙用生動故事、精準類比、具體方法、幽默文字寫了下來。
從此,與青少年對戰,勝率只有1%的我們,總算勝率開始攀升。
首先,青少年永遠把自己當主角
菊仙說得好:「他們的世界被巨大而沉重的自我給占得滿滿,壓得緊繃」,所以在你眼裡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們心中都是滔天巨浪。
他們會為一顆青春痘失眠、為髮間分叉而煩心;為不平的事大放厥詞、卻對該做的事無能為力。
他們想像出一群觀眾,正看著他們主演的電影,所以他們離經叛道,為了演出自己的獨一無二。
當你認知到這一點,你就會用更聰明的方式導戲了。菊仙告訴你導戲的原則是:「讓青少年感覺不到爸媽的存在,爸媽卻始終能看到青少年的存在。」
其次,修練心靈防身術
還記得學生時代,我媽會教我功課。但不知怎麼搞得,我常嫌她教的方法差,還不如我自己搞定,最後總是弄到和我媽大吵一架。求我媽的心理陰影面積。
因此,讀到菊仙教孩子功課,卻被孩子轟炸時,彷彿看到過去的自己。
當然,現在知道是那時自己不懂事,讓媽媽受氣。
面對青少年暴雨般的攻勢,菊仙傳授了一套心靈防身術,簡單、易學、實用。像是你可以告訴自己「他不是針對我」,因為青少年看什麼都不順眼,隨時引爆,第一線的你一定是首當其衝。另外,你也採取「五感轉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轉移感官。畢竟人生精采,別讓青少年占據你生命的全部。
最後,打掉重練溝通方式
「你知道嗎?我在家常常唸他,跟他講道理……」
這是我跟家長溝通時,最常聽到的話。
有沒有注意到問題在哪裡?沒錯,就是「唸」。
就像是唐三藏一直對孫悟空碎碎唸那樣,偏偏,青少年根本不吃這套,你唸得累,他聽得煩。
從今天起,你得把溝通方式打掉重練。
菊仙說:「重要的話說一遍就好!」道理其實他們都知道,他們不能接受的是你像跳針的唱盤,反覆播放。所以跟青少年的溝通之道就是:「少,但是更好。」比如開啟靜音模式、多聽少說、長話短說、比手畫腳、只說關鍵字,都能讓青少年覺得你上道、不囉嗦。
再像是用「協商式詢問語氣」,取代「強硬式命令語氣」。也會讓青少年覺得你尊重他,讓他有充分的自主權。別忘了,他是這部青春電影的主角,沒有主角會把命運交在別人手中的。
大家都說:「歐陽老師,你在高中教書,一定很懂得如何跟青少年溝通。」過去,我都會微笑示意。因為說實在,青少年的心思,比微積分還難解,多半時候,我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現在,當我讀完菊仙的書後,恍然大悟。原來,青少年這麼好懂,難的是我們願不願意去懂;懂了之後,願不願意去行動。
與青少年交手,勝率只有1%的我們,總算開始有贏面了。
說穿了,獲勝的心法就是:不爭勝負,共創雙贏。
讓青春少年把你鍛鍊成更有智慧的人
——彭菊仙,本書作者
為什麼寫這本書?因為近來演講,都有讀者跟我呼求:「老師啊,你快點寫一本對付青春期孩子的書吧,每天都吵架,快崩潰了!」原來,從部落格時代一路走來的讀者爸媽們都來到了「父母束手無策期」。
除了讀者的鞭策,真正的事實是:我自己本人正在經歷乘以三倍強度的折磨(我家目前三枚青春風暴男孩),有些時候,我不只是束手無策,而是必須把自己屬於靈長類動物的靈魂徹底抽空,甚至暫時拔除一個哺乳類動物媽媽的母愛,更甚或刪除一隻低等生物具備的基本知覺,成為一具無心無肝、無愛無恨、無目屎的「無生物」,暫以「軀殼狀」潛沉多時才得以修復,爬回生物界苟延。
累啊!乏啊!原來是「我自己」更需要寫這一本書!這大半年來的書寫不只是書寫,其實是一趟不得不的自我療癒歷程,更是一個深探與參悟的歷程。
家有三枚青春期炸彈,做為一個媽媽,必須準備好宇宙無敵強的自我修復工具,否則有時連孱弱的一小步我都難以踏出;三個男孩又分屬不同狀態的風暴期,我更得「知己」又「知彼」,把他們當成一道道全新而且(說服自己是有趣的)課題來探究、來分析、來理解。
同時,我得務實面對自己親職角色的轉變,掌握每個自我的正念,否則我很可能變得比他們還「青少年」,甚至退化成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小屁娃,連剛才那孱弱的一小步都會歪樓,引發親子巨大災難。
在一次溫馨的社群小網聚中,有青少年的媽媽們一致覺得自己很窩囊,小子教訓起老子完全不留情面,激烈的言詞卻裹不住漏洞百出的歪理,爸媽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
最後大家的結論是,青少年的叛逆就像是「出水痘」,早出晚出,都要出。別以為高中以前沒出就沒事,有些人還在大學以後才給你大爆發!
哇,如果青少年的叛逆像出水痘就好辦多了,因為水痘一週就可痊癒。但青少年叛逆,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啊!苟日出,日日出,又日出,有時呈零星點狀,有時如火山爆發。
出水痘若是好好照顧,完全不留疤痕;但青少年的叛逆,若是處理不當,親子雙方都會殘留幾十道陰影,怨念可延一輩子。而且,水痘可以打疫苗,青少年的叛逆症頭多而雜,無可逆料;水痘患者會依照醫師指示,唯醫生的命令為尊;但青少年的叛逆,絕不是誰說了算,只有他自己說了才算(有時連他自己說的也不算)。
好多時刻,我無語問蒼天,更有些超級倒大楣的日子,我遭受三大強力火藥輪番攻擊,心靈破碎無力,只能暫時忘記做為一個媽媽還有自尊。
就在自尊不知去向時,少年們卻又奉上赤子般的天真呼喊:「媽,我回來了!」「媽,我肚子好餓!」「媽,我跟你說」,一面吃點心,一面就巴拉巴拉大談奇人妙聞:說他感到驕傲的事,說他不屑的事,說他憤憤不平的事,說他疑惑難解的事。
此時,我又莫名其妙摸回了我在孩子面前的自尊,更撿回了久違的可愛親密寶貝。媽媽就是如此健忘,面對深愛的孩子,永遠能原諒,永遠能歸零、能回到起初的愛。
家有青少年,就如同洗三溫暖,一下子被蒸騰熱氣團團包圍,一下子又遭酷冰刺冷無情襲擊,隨著少年的喜怒無常,我的心境漸漸從「恆溫動物」演化成「變溫動物」,練就了快速調適心靈溫度的超能力。
當我無語問蒼天時,沒想到蒼天卻有語。
祂告訴我,孩子小的時候,依靠我、依戀我,要我在食、衣、住、行保護他們長大,我因而變得更勇敢而無比強大。
「但是,你並不見得能變得更睿智!請繼續接受一生中最棒的禮物──孩子,讓他們在青少年時期把你鍛鍊成更有智慧的人。」
這是我諦聽到的上天密語。是啊,人生哪有時期像現在,每一開口說話都戒慎恐懼、思量再三,想想該怎麼講,免得一不小心就引爆世界大戰?家有青少年,怎可能不長智慧呢?
我還聽到上天的另外一道密語:「請讓眼球重新運動吧,即刻起,不要老是只有孩子、孩子、孩子,請把眼球逐漸轉回自己!」是的,逐漸放手的同時,我實實在在感覺到又有機會多回望自己、關心起自己。這是青少年給爸媽的超級好禮──我們又慢慢贏回自己生命的空間。
所以說,孩子,永遠是淬鍊我們邁向美好、完整的最讚禮物。
然而,非得經過這麼慘烈的過程嗎?好吧!青少年爸媽,真心邀請你來看我這一本療癒與參悟紀錄,保證你能下修你的慘烈指數。我為你揭開青少年磨人精的內外真實樣貌,也把「負2.0完美父母版本」的修練絕招整理成冊,為的就是給你及時的一帖。
急急如律令,「水痘」、「水痘」,有一天必退!
非常夯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書,我看了兩遍,所有的驚悚故事固然給青少年爸媽最棒的警示,但我最難忘的一段話,竟是著書時二十五歲的曉樂老師最終對媽媽的寬諒:「我突然很想跟她懺悔。母親一職,她做得很好了,我對她拋諸的怨言,有很大一部分是言重了。」
最近跟小子們看了一部走過青春叛逆的經典電影:「淑女鳥」(Lady Bird),戲裡渾身像長了刺的青少女不就是我家三隻的寫照嗎?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全劇來到最終,到遠方讀大學的女主角經過了時間空間的美麗校正,竟打了一通電話給她形同陌路的母親,欲言又止間,吐出一句讓花濺淚、鳥也驚心的:「媽媽,我愛你!」
且讓我們把眼光望向十年之後吧,或許我們也能等得到那和解,甚至被感激的一天。因為思念總在分手後、感謝總在長大時。和青少年交手,絕對少不了衝突,事實上,衝突也有其正面的功能,透過適當的衝突,爸媽才可能去了解青少年的內心需求與變化,而青少年也才有機會看到爸媽的焦慮與擔憂。
然而,要回首來時路,也無風雨也無晴,還是得將傷害降到最低,將情緣繼續深耕心底。且翻開這本書吧,開始修練!
上天是公平的,無論貧富貴賤,每個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統統「只有一次」。本書表面談的是地表最強青少年教養力,實際上有情、有效、有哏地傳授父母教養的N種法寶,讓父母避開狂飆式相處,輕鬆與他們溝通,兩代溝通不卡卡,相親相愛非難事!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我在臨床工作上常有一種感慨,診間裡所遇到的每個劍拔弩張的親子關係,在分開細問之下,明明都深愛著彼此,卻因為不適切的溝通與互動方式,讓雙方的關係變質。
這本書讓我十分驚豔,書裡有許多話,正是我在治療時會告訴家長的。書中既能清楚描述目前青少年的樣貌,也能同理家長所遇到的處境,亦能給予實際執行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實用的親職好書!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很開心菊仙又有新作問世,我是她多年的忠實讀者呢!感謝菊仙總是不藏私,分享教養孩子的想法與經驗,令人受益良多。面對家中兩個青少年,本書更是及時雨,讓我更了解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狀態,也更知道如何與之相處互動。
自己從此書得著諸多教養的正能量,一定要分享給大家,願大家都能更理解與同理青少年,陪伴家中青少年安穩走過生命中此一重要成長階段。
——李貞慧,親職作家暨繪本閱讀推廣人
菊仙在教養上總是有獨到見解,文筆流暢又幽默。記得之前她的新書分享會,我家小熊哥也去聽,馬上愛上菊仙家三兄弟的趣事,回家後一口氣把書讀完!
所以,她的書不只爸媽愛看,連青少年也心有戚戚焉。我尤其欣賞本書中關於3C教養的觀點,菊仙說得十分精闢。在手機成癮的時代裡,家長與孩子都該一起學習如何自制自律,十分值得學習!
——張美蘭(小熊媽),教養/繪本作家
我進行心理治療多年,接觸大量青少年與家長。面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往往成為家長最無力的困擾之一。菊仙以家長的親身視角、細膩而豐富的觀察,與精闢洗鍊的文筆,為我們提供許多在親子溝通中,實用又貼切的建議,非常值得爸爸媽媽細細品味。我很榮幸在此向您推薦。
——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有人說青少年是個獨立於人類以外的物種,不成熟但又充滿自信、有想法但又只聽同儕、自認為很懂但其實都不懂。此時,如果我們還是採用對小學生的說教方式,青少年立刻把耳朵關起來,甚至翻白眼、戴耳機。如果採用面對成人的尊重方式,青少年很開心,但卻少了許多被教導的機會。到底,該如何與青少年相處呢?
彭菊仙老師把家中應對過的教戰手冊,撰寫成書,帶領我們跳過許多冤枉路,告訴我們如何溝通、教養、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陪著青少年從只有「我」的思維,轉變成有了「我們」。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當身旁抓著衣角的孩子「進化」之時,身為父母又豈可單靠十八般武藝對應走江湖?看似長大亟欲爭取獨立表現自我的青少年,對身旁不斷變化的環境與挑戰,既感到興奮也同樣不知所措,有時自誇臭屁有時又頓失自信,加上來自腦內生理的起伏變化,青少年絕對是個人的大革命時期。
這本專屬青少年家長的生存手冊,引用許多數據做為客觀依據,並示範在這客觀基礎上,如何適當發揮父母對孩子的愛與影響力,瞻前顧後的同時又鼓勵孩子探索思考,一起創造親子間更多的默契與革命情感。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班裡恰巧也有幾位情緒暴走的青少年,此時讀起本書特別有感。從書中學到不少如何面對情緒衝突的技巧,或是如何與青少年說話的藝術,都讓人獲益良多。於是在文字療癒中,又找回了更多同理心與力量。
——蘇明進(老ㄙㄨ老師),作家/國小教師
是位廣受父母喜愛與信任的親子作家,文風多樣,描繪親子生活時而細膩溫暖,時而幽默風趣;批評教育時勢又敏銳深刻,文章常見於網路、親子網站。
擁有三個男孩的她,喜歡孩子,也喜歡和孩子玩,不論天文、地理、英文、自然,她義無反顧的跳進孩子的學習「玩」國裡,和孩子共學、共做、共玩。
然而,她也感受到,孩子不只需要愛與陪伴,更要管教,就像一株植物,趁其枝條幼嫩時,必要把握良機,剪除雜枝,塑其健朗之身心與品格,灌注「愛的教育」之前,先給予「鐵的紀律」!
如今她的孩子都已進入青春期,她深感青少年是父母教養的頭痛期,許多父母在此階段已徹底放棄。她希望以自身經驗告訴家有青少年的家長,不要放棄他們,青春期終究會過去,親子關係卻一去不復返。
著作包括:《誰說分數不重要?》、《管教的勇氣》、《孩子有想法,我們就想辦法》、《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幸福教養》、《教養好好玩》等書。
2019/01/30
BEP045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套色
9789864796250
224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