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日幣貶值,疫情解封!謝哲青於《絕美日本》一書獨家規劃出五條私房絕美路線,其中「日本三景」為旅行者心中死前一定要造訪的名勝-松島、天橋立、嚴島神社
圖片來源:pixabay
嚴島神社——獨一無二的存在
一千三百年前,白居易在飄落顛沛的旅次中,留下了「琴詩酒伴皆拋我,雪月花時最憶君」的動人詩句。百年之後,樂天詩中的「雪月花」,成為和式美學中耽溺的追求,日本三大名園,就是分別以「雪中的兼六園、月下的後樂園、紅花霜葉的偕樂園」著名。
不過提到「雪月花」,最著名的,還是傳世已久的「日本三景」。寬永二十年八月十三日,著名的儒學家林春齋在《日本國事跡考》中,寫下「松島、此島之外有小島若干、殆如盆池月波之景、境致之佳、與丹後天橋立.安藝嚴為三處奇觀。」這是古代文獻中,第一次將松島、天橋立、嚴島神社列為奇觀。
差不多又過了半世紀,著名的本草學者貝原益軒在拜訪天橋立之後,也在《己巳紀行》中寫下了「日本三景」的詞彙。此後的三百年,「日本三景」成為旅行者心中死前一定要造訪的名勝。
《古今和歌集》、《百人一首》、《後拾遺集》、《枕草子》、俳聖松尾芭蕉、獨眼英豪伊達政宗、位極人臣的平清盛、浮世繪畫師歌川廣重,都曾經以不同的方式見證三景亙古恆新的唯美風情。
對我而言,三景所代表的,是南宋晚明的中國美學,過渡轉化到東洋後,引領日本文人以「詩」與「禪」為出發,重新理解與體悟自然之美的精神原鄉。
走入三景,就踏入大和美學的核心。
日本歌手水森香織的歌曲《安芸の宮島》這樣唱著:
ひとりで旅する おんなの背中(獨自踏上旅程女人的背影)
泣いているよに 見えますか(看起來是否像在哭泣)
あなたをどんなに 愛しても(無論心中如何愛你)
いつかこころの すれ違い(總有一天兩心不再相應)
安芸の宮島 朱色の鳥居(安藝的宮島紅色的鳥居)
胸の痛みを わかってほしい(胸中的痛楚希望你知曉)
……
這首歌,為瀨戶內海的風景憑添了幾分哀戚惆悵。
不過我總覺得,三景之中,嚴島神社最為豔麗、也最貴氣。一八二五年歌川國貞的浮世繪名作<紅毛油畫風.安芸の宮島>,就畫著兩名精心妝扮的藝妓,乘著輕舟,搖曳至海中紅色鳥居前。
對於喜愛古代建築的我來說,神社,是感受自然崇拜與原始信仰的最佳場所。
在神社建築淵源流長的演變中,發展出五種最核心的基本樣式,稱之為「造」,分別是:造型簡潔莊嚴的「神明造」;古樸典雅,類似古民居的「大社造」;具有強烈唐風的「春日造」;前簷優美延伸的「流造」;與神社內部切割成前後兩區,外緣則環繞著低矮朱欄的「住吉造」。
而這五種形式,和唐宋建築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單就建築觀點,嚴島神社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九百年前,來自中國的建築風格,在嚴島神社融入在地的傳統形式,可以說是最成功、也最優美的經典範例。
今天我們看見的嚴島神社,是平安時代末期權傾天下的平清盛擴建而成。根據平清盛的想法,神的存在凌駕世間一切,即使是神的住所,也不應該「因地制宜」。
所以,嚴島神社的樣式,完全突破了安藝灣天然輪廓的限制,不顧工程的困難與颱風、潮汐經年累月可能的傷害,任性地在海上自顧自的增建神社,卻因此呈現出某種既衝突又融和的超現實之美。
每位經由海路拜訪嚴島神社的旅人,一定都有相同的錯覺——像是民間傳說中的浦島太郎一樣,進入琳琅華美的龍宮寶殿。在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實現,旅行者將自己小小祈願寄託潮信,希望地之間有情的眾神,能傾聽我們微不足道的心事。
【書籍資訊】
《絕美日本》
出版日期: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