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這筆投資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再一次印證了我的觀點:「沒有人比你更在意你的錢,也沒有人會比你更用心的管好自己的錢。」
圖片來源:Unsplash
女人喜歡帥哥,男人喜歡美女,這是生理的本能,我們第一次選基金的時候,對美國證券市場的了解程度,基本上就是這個水準,我和女友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我知道那些基金介紹都是胡說八道的廣告宣傳,而她卻天真的相信,她和我爭論,美國法律監管得很嚴,和中國股市不一樣。
我沒什麼證據反駁她,只是隱約覺得不信。開戶的時候,因為是在四月十五日報稅之前,所以可以用前一年和當年的免稅額度,我買了兩年的額度,一共四千美元。
雖然當時知道股票泡沫嚴重,經濟危機隨時會來臨,但是女友說,這些都是專業基金經理人,他們知道如何處理風險,我剛想反駁,她接著說,你懂的股票知識,比起他們差遠了,你才來美國幾天,人家都是久經沙場了,百年老店,什麼經濟危機沒見過。
那四千美元的投資結果可想而知。網路泡沫崩潰的時候,每個月寄給我的對帳單都顯示資產逐月縮水,雖然我的錢在縮水,基金公司每個月的管理費照收不誤。我心想他們把我的投資弄賠錢了,我沒找他們要補償就不錯了,還好意思扣管理費,可是這道理沒有地方說。
我看著錢愈來愈少,最後跌到一千美元不到的時候,忍不住看了一下基金持有的股票到底是什麼? 然後發現基金持有的都是那些連我都知道會破產的網路公司。
如果考慮風險調整收益(risk adjusted return)的話,這些基金經理人從來沒有打敗過市場,股票泡沫即將來臨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把錢轉成現金避險,因為跌了算你的,贏了算他的,他們對於股票公司的判斷不比我們普通人高明多少。
這筆投資我持有的時間最長,因為總額不多,我好奇最終報酬是多少? 到底基金公司可以變什麼把戲,我堅持持有了將近二十年,沒有做任何調整,我發現基金名字老是在變,基金公司會把績效不好的基金關閉,再開始一個新的基金,這個新基金每年的報酬看起來就會更好一點,所以你可以在市場上看到大量的股票型基金,宣揚過去十年的平均報酬都是一O%以上,等你真的買了,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我投資的四千美元,持有十幾年之後才打平,又過了將近十年,才變成六千美元。冒了這麼大的風險,二十年成長了五O%,遠遠低於大盤指數,這樣的投資報酬率令我不滿意,但基金公司就是利用人的惰性,多數人懶得做出改變,所以我每年都在繳管理費,直到二O一六年我痛下決心,把投資基金的錢轉出來自己管理。
三年後,我透過自己的投資安排,讓這筆錢成長為五萬美元。這筆投資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再一次印證了我的觀點:「沒有人比你更在意你的錢,也沒有人會比你更用心的管好自己的錢。」
【書籍資訊】
《會走路的錢》
出版日期: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