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傳統系統中,從製造業到政府部門,多數決策由高層做出;群起系統認為系統中每一個人,都具有能讓團體受益的獨特智慧。

圖片來源:Pixabay,CC0 Licensed.
傳統系統中,從製造業到政府部門,多數決策由高層做出,組織雖鼓勵員工對產品與方案提出建議,但經理人和其他當權者諮詢專家並決定實行哪些建議。這種流程通常緩慢,包覆在科層制度裡,被保守的程序主義所拖累。
群起系統認為系統中每一個人,都具有能讓團體受益的獨特智慧,當系統中有人做出支持某些構想或計畫的選擇時,他們會分享這些資訊,或是使用這些資訊來創新。
創新的成本明顯降低,新工具變得容易取得,轉變才可能會發生。便宜實用的3D列印機,讓打造原型變得輕而易舉;以往只有大公司或學術機構才能取得的知識,現在可以透過線上課程軟體或DIYbio這樣的社群找到。DIYbio是民間科學家社群,這些人從事不久前只能在專門實驗室裡進行的基因實驗。
Kickstarter 與Indiegogo等群眾募資網站,為小至小型藝術計畫,大至大型消費性家電設備的發展,提供幾乎無摩擦的集資平台,這些都是群起行動的真實案例。此外,群眾募資平台能讓創造者透過一大群潛在顧客來測試他們獨特點子的有效性,例如把水瓶變成超級水槍等等。
這種內建的社會層面,讓群眾募資對那些有創投或其他資金來源的計畫同樣有用處,當然,對於沒有這類資金來源的計畫會更有用處。群眾募資網站的初步成功也向專業投資人發出訊號,讓他們知道哪些創新創業計畫引起大眾共鳴,這麼一來,創新者就有機會取得原本可能遙不可及的創投資金。
有了資本,創新者與創業者就更容易延伸他們的資源,透過群眾外包,可以發現他們忽視的東西。個人與新創事業現在不必雇用大型工程師、設計師與程式設計師團隊,他們可以利用全球的自由接案者與志工社群,提供他們本身欠缺的技能。
免費與低成本的線上社群教育,是另一個導致群起勝過權威的重要元素。其中有制式課程如edX,也有教育網站如可汗學院(Khan Academy)、自造者與駭客空間提供的動手做教學,與線上或面對面的非正式同儕輔導。人們學習新技能的機會愈多,創新力就愈加增進。
這些進展創造出一種實質的新系統,在系統中,世界各地的人被賦能去學習、設計、發展、參與創造性的違逆行動。不同於權威系統的漸進式改變,群起系統促進非線性創新,能夠對網路時代特有的快速變化做出迅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