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高崇文教授分享,《關於宇宙,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面對難以用日常用語來解說的物理學難題,卻不賣弄令人頭大的專門術語,也不用一些令人誤解的比喻,態度輕鬆卻不輕率,口吻詼諧卻不失準確,實在令人耳目一新。
圖片來源:pixabay
文:高崇文教授,中原大學物理學系
我想大家很少會微笑著看完一本物理書,或是一本以物理為題材的科普書吧?身為職業科學家,讀到科學相關的書,就如同好鬥的貓一樣,馬上身上的毛全都豎起來,完全進入戰鬥模式,準備指出有任何有可能未必完全正確的地方。而科學家讀起科普書,那更是常帶著鄙夷的眼神,準備挑剔作者哪裡寫錯,哪裡舉了不恰當的譬喻,哪裡又寫了什麼譁眾取寵的蠢話。但是令我意外的是,我不但是帶著微笑,有時還會心一笑,甚至看到一些段落,我會放聲大笑!這可真是難得。
不過別誤會,這本書雖然可讀性極高,但是內容並不輕鬆,事實上,這本書涵蓋了許多現代物理學的大哉問,從時間與空間的本質,到宇宙的膨脹,物質的最終構成:夸克與輕子,暗物質與暗能量,甚至是宇宙為什麼是由正物質,而非反物質所組成,乃至於宇宙論中的暴漲理論,熱力學與時間流向,黑洞以及量子重力理論的困難等等,這些內容可說是現代物理中最硬,最不容易解說的內容,如果不用數學式來解說,困難度還要再加倍,但是我很驚訝地發現,作者面對這些難以用日常生活用語來解說的大小難題,卻總以能夠不避重就輕,直球對決,把問題的關鍵指出來,既不賣弄令人頭大的專門術語,也不用一些令人誤解的比喻,態度輕鬆卻不輕率,口吻詼諧卻不失準確,實在令我耳目一新,(作者唯一認輸推說這在本書範圍之外,只有一處,就是談到量子場論。哈哈哈,此乃非戰之罪。)。
當然,作者也沒放過科幻小說裡最喜歡的時空旅行,外星人等議題,但是作者一本正經地態度卻有一股濃濃的喜劇風味,像是第十章的標題大喇喇寫著「我們能以超光速移動嗎?」底下寫著「不能」,當下讓我笑了出來!哈哈哈!其實當我翻著這本書時,我最認真讀的竟是放在頁底,用藍色小一號字體的「註解」,因為有些真是太好笑啦!
在81頁有一則:「用已知的知識描述未知的事物,是物理學的核心任務。」嗯,中規中矩的,但是後面接著說「這樣會讓你在雞尾酒會上看起來很聰明」,由不得讓我嘴角一揚,真是中肯呀。在145頁也有一則:「如果你能記得未來的事,請打電話給我們,我們有些問題想請教你。」這則「註解」是在討論時間的流向中出現,這種謔而不虐的調調,正是令人覺得趣味盎然之處。
講到這裡還有一件事情不能不提,就是整本書的魅力還有一半要歸功給書中的插圖,我個人覺得最可愛的應該是在第十章說明同時性是隨著座標系的選擇有關的段落,手持兩隻雷射槍的柏莎倉鼠博士。另外一個讓我狂笑的圖是241頁,光子比著自己:俺是反我,底下寫著光子是自己最糟糕的敵人,因為光子是自己的反粒子,頂著一個大大的P字,還真有幾分荒謬的喜感呢!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關於宇宙,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霍金也想懂的95%未知世界》
最後一提,這本書的幽默有著濃濃的美國風味,實在很佩服翻譯的譯者居然能完成這個幾近不可能的任務,有些梗實在很倚賴英文的雙關語,像是頁88那個「大型質量示威遊行」,這個用到英文的 mass demonstration 的 mass 的雙關含意,這梗讀者只能把它翻回英文才能抓到笑點。所幸這種梗不多,我只能說:譯者辛苦啦(拍拍)。
說來說去,這本書的趣味,還是要讀者親自領略。我希望類似的風格能來個正港的臺灣本,而且不只高能物理,宇宙論來一本,其它領域也能來一本。記得念博士班時,母系有個活動叫「Physics is Fun」,讓我印象深刻,來本趣味盎然又物理講得夠道地的科普書,真的是功德無量!
➢【書籍資訊】《關於宇宙,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We Have No Idea A Guide to the Unknown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