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父母能為孩子做的,並不是只有經濟支援而已。就算貧窮,也希望能產生「1%的奇蹟」。
各位知道「二分之一成年禮」嗎?這是一項新的活動,讓年紀達到成人一半,年約十歲的孩童,回顧目前為止的過去,並且展望未來。
日本全國有愈來愈多小學把它列入學校活動或教學計劃裡,內容五花八門,有的學校讓孩童發表作文,有的則是讓家長寫信給孩子、或是製作紀念冊等等。
對孩子來說,透過這類活動,可學會感謝養育自己的父母及身邊所有人,藉此立下將來的目標。
家長也能利用這個機會,確認孩子的成長,同時讓他們了解做父母的想法。我把這門一生只有一堂,且是教科書裡不會教的生命課程,當作畢生的志業。
「好好珍惜自由!」這就是我想要告訴孩子們的訊息,希望孩子們能自由自在、鼓起勇氣過著自己的人生。
接著說說孩子們最喜歡的運動選手。法國有位名叫席丹(Zinedine YazidZidane)的世界知名足球選手。他說:「就像有人說成功的機率是零,於是就此放棄一樣,這種心態根本不可能實現夢想。」
在成功機率是零的情況下,依然勇於挑戰,原因即在於我們是自由的。就算不可能成功,但因為我們是自由的,所以還是能繼續挑戰。
鈴木一朗選手達成四千支安打時,他說:「擊出四千支安打沒什麼了不起,重要的是我失敗了八千次。」
正因為我們是自由的,所以重點可以放在敲出成功的四千支安打,也可以放在失敗的八千次打擊。沒有一定要怎樣做的規矩,絕對沒有。
奪下柔道金牌的石井慧選手說道:「真正能夠獲勝的人,並不是有力量、有才華、肯努力的人。而是能隨周遭環境改變,立刻調適自己的人。」
石井選手的觀點十分有彈性,想法靈活且自由。思想自由而不拘泥於力量、才華或努力的人,不論是在比賽或人生上都是贏家。
比起隨時做好100%萬全的準備,我更希望做到九十九%的準備之餘,保留1%的彈性空間。如此一來,不論遇到何種狀況,都能以這1%靈活應對。這就是我想要告訴孩子們的寶貴自由。
即使只有1%的機率,樂觀的人依然能在困境中發現機會,悲觀的人就算遇到了機會,也會把它想得太困難,結果過猶不及導致失敗。我期許孩子們「擁有一顆自由靈活的心」。
但是,現在的日本社會對孩子們而言,實在難以生存。
孩子的相對貧窮率有上升的趨勢。因為經濟困頓,需要就學補助的國小、國中學生年年增加,二○一○年甚至多達一五五萬人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貧困問題對學力的影響。父母的年收入與小學六年級學生學力調查的正確解答率,很明顯成正比。
每個孩子本來應該都是機會均等,卻在貧困的一代產生了連鎖反應。目前的情況是落入一次貧困之後,便很難脫離那樣的環境。貧困已然定型,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不過,仔細觀察調查結果後發現,就算父母收入不多,仍然有十幾%的孩子很會念書。
什麼樣的孩子比較會念書呢?其中的重要關鍵有三項,也就是讀書的習慣、親子間的良好溝通,以及規律的生活。即使家境清寒,養成上述習慣的孩子們,成績依舊亮眼。這一點讓我再次體悟到,父母能為孩子做的,並不是只有經濟支援而已。
就算貧窮,我也希望能產生「1%的奇蹟」。例如把圖書館裡的書從頭到尾讀過一遍,一定會讓自己有所改變。如果親子間在家裡暢談夢想,就算沒辦法三餐溫飽,孩子也會相信奇蹟一定會發生。但願人們不要輸給「機率」,即使「機率」甚低,也不要被數字所影響,一旦成功扭轉命運,人生隨即展露光芒。
摘自《1%的力量》
數位編輯整理:李依蒔,邱千瑜
Photo:Patrik Nygre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