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自由而無秩序.終將失去自由。
大家來踹法務部長的門
「有台灣特色」的法治終於形成。
因貪污罪被判刑的前總統陳水扁,今年四月移監,立法委員邱議瑩等十多人表示不滿,到法務部找部長曾勇夫理論,邱議瑩用腳將部長辦公室門踹破,並罵曾勇夫「孬種」,法務部向台北地檢署提出「損毀」之告訴。檢方大概案子太多,時過半年未見處理,而新任法務部長羅瑩雪上月將告訴撤銷,理由是「以和為貴」「釋出善意」。
羅部長這一英明果斷的決定,對我們升斗小民實在是大大的福音。
我的朋友張三,因為鄰家的狗吵得他晚上睡不著,準備去請羅部長替他作主。若羅部長不理會,他就可把部長房門踹破,並口出穢言如「孬種」這樣的話。部長在氣頭上可能提告,但最後一定會撤銷。因為部長脾氣好,性格善良,對這樣的事都能「和為貴」、「釋出善意」,且部長主管法務,自然懂得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道理,更沒有理由不以同樣的態度對敝友張三。
尤有甚者,邱議瑩當時已觸犯「妨害公務」和「侮辱公署」之罪,但法務部均未提告,僅撿了最輕的「損毀」罪提出告訴,最後連這項輕罪也「釋出善意」而撤銷了。但邱議瑩似乎未感受到羅瑩雪的「善意」,她說終於「還我公道」。換言之,告她是不「公道」的。這樣一來,我的朋友張三就會得到同樣的待遇,在羅部長撤告之後,他也會說「還我公道」。
根據這項邏輯,敝友李四因為接到一張交通違規罰單,王五自認吃了餿油,他們就找交通部長和衛福部長交涉,劇情和發展與法務部同,就不一一贅言了。也許有人說,部長怕立委,你們升斗小民,他們不怕。這樣說就錯了,連總統都是我們選出來的,所以我們百姓最大。
提到總統,又有話可說了。歌手蕭敬騰被人扔以臭糞,警察大動作辦案,逮了好幾個嫌犯。但有人以臭鞋扔總統馬英九,且一而再、再而三,都沒事。扔鞋不僅是侮辱,根本是暴力,對任何人都不可以,何況是國家元首?但馬英九不讓警察與百姓「對抗」,且指示撤除「攔鞋網」,他只講究自己的溫良恭儉讓,完全忘了對國家法治的領導和執行責任。
這樣的民主能走多遠?
別談法治了,關說司法案件的立委,可以把法務部長和檢察總長召到立法院審問辱罵,這恐怕是少見的「世界奇觀」。這樣也好,這就使我們「有台灣特色」的法治大功告成了。我們常自詡是民主國家,民主靠法治支撐,那就看這樣的民主能走多遠吧!〈二○一三年十二月號《遠見雜誌》〉第三三○期
摘自《誰說民主不亡國》
Photo:https://goo.gl/SHDBd9,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