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人生裡。不要被教條困住,不要活在別人思考的結論裡。不要讓旁人七嘴八舌的雜音淹沒了你內在的聲音。
今天,我很榮幸能參加全球頂尖學府的畢業典禮,和你們共聚一堂。我大學沒畢業。說實話,現在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要跟各位分享我人生中的三個故事。我不談大道理,只說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怎麼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待六個月就辦休學,但之後又旁聽大約十八個月的課程才真正離開學校。那麼,我為什麼要休學?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年輕未婚的研究生,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她安排我一出生就讓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當我出生後,這對夫妻在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排在候補名單上的我的養父母,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個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領養他嗎?」他們回答:「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的養母沒有大學畢業,我的養父甚至連高中都沒畢業,於是拒絕在最後的收養文件上簽字。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承諾將來一定讓我上大學,這時她才同意簽字。
十七年後,我真的上了大學。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我的藍領階層父母把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大學有何價值,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做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何況,我為了唸大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回過頭來看,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
我休學之後,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還可以去旁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那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房間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瓶的五美分退瓶費張羅三餐。每個星期天晚上,我走七哩的路穿越鎮上,到奎師那(Hare Krishna)神廟好好吃一頓。我很喜歡吃。憑著我的好奇與直覺,我偶遇的大部分事物,日後都成了無價之寶。
https://www.facebook.com/BToday/posts/1015342658717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