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宇宙已存在幾十億年,這麼長的時間已足夠外星人對地球發動好幾波的移民攻勢,入侵者應該已在我們周遭出沒,甚至或許正逼迫我們服從命令。可是沒有啊......
二次大戰期間,在羅沙拉摩斯這個新墨西哥州山區的神祕小城裡,幾乎全世界半數左右的頂尖科學家都會在頻繁的晚宴上出現。有一次宴會,眾人話鋒轉到外星生物,究竟宇宙其他地方可不可能有高智慧的外星人存在,費米當時問了一個有名的問題:如果真有外星人存在,他想知道的只有一件事——「他們在哪裡?」
這個宇宙已存在幾十億年,他掐指一算,這麼長的時間已足夠外星人對地球發動好幾波的移民攻勢,入侵者應該已在我們周遭出沒,甚至或許正逼迫我們服從命令。可是沒有啊!如果他們千真萬確的存在,那麼到底……在哪裡?
那些相信外星智慧生物存在的忠實信徒,當然早已成竹在胸,有上好的理由可以自圓其說。外星人存在他們自己的家園,就像我們地球人一樣。美國天文學家德瑞克(Frank Drake)是搜尋地球外智慧計畫(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簡稱SETI)創始人之一,他說那些異形覺得星際旅行探險不值得一試,因此就「舒舒服服、稱心愉快的活在他們自己的星球天地裡」。
不過,近來外星人疑團又以新的費米式問題捲土重來:如果整個宇宙遍布這類外星人,那麼「他們製造的馮諾伊曼機器在哪裡?」畢竟,馮諾伊曼機器是萬用自我複製製造者,是個機器人,任何落在它們手中(說鉗子可能更恰當)的素材,都可以用來複製許多與它們一樣的小機器人。
要打入另一種文明,很簡單,凡是有智慧的物種只需送出馮氏機器的原動力,就可坐享其成,它們遲早會散播出去、繁衍增殖,並控制其餘的空間。數學家提普勒(Frank Tipler)說:「關鍵就在於,一旦有某個馮氏機器人被送進另一個太陽系,則控制馮氏機器的聰明物種,就可利用該太陽系的全部資源,那麼原先所費不貲的各種計畫也就變得較為可行了。」但是,我們並未發現來自外太空的馮氏機器人,入侵達拉斯或芝加哥市區。由此可見,外星人根本不存在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對於馮氏精心設計的「馮諾伊曼機」,亦即他口中描述能自我複製的機器人而言,當今的數學家或物理學家居然異口同聲認為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為什麼會這樣呢?物理、數學專家向來都個性保守而不愛耽溺於白日夢,為什麼竟不約而同愛上這種念頭,認為冷酷無情、布滿齒輪、鋼骨的機械怪獸,可能因某些因素就真的能夠自我複製?
問題的癥結在於:首先,機器自我複製的想法本來就不是新鮮事,十七世紀的法國數學家和哲學家笛卡兒就主張動物無異於機器;而人類也只是機器,只不過擁有神授的靈魂在其中而已。按照笛卡兒的說法,人類或動物並沒有什麼神祕難以形容之處,至少以軀體而言是如此:軀體只是遵照自然律在運作的物理系統,就像其他宇宙萬物一般。笛卡兒說人的身體是「一部由上帝所造的機器,在組織配置方面比較起來,優於……一切人所造之物。」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Acid Pix,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