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身處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要懂得用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全局,同時也要因應組織變形的各種可能。
鄭緯筌 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理事長
https://www.vistacheng.com/
這陣子,「羅輯思維」突然成為臺灣網路圈的熱門關鍵字,那個每天堅持錄製六十秒原創語音內容的羅振宇,也成了萬人追隨的知識網紅。其實,被眾人暱稱為「羅胖」的羅振宇,早已經在對岸激起千層浪。他和脫不花等人所共同打造的「羅輯思維」,堪稱是中國最具粉絲規模和商業實力的網路知識社群。
選在這個時間點,來看看羅振宇所寫的這本《迷茫時代的明白人》,其實是很好的時機:我們一方面可以好好檢視這個擁有聰慧思維與無礙辯才的中年男子,如何奠定內容變現的基礎?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他的現身說法,來證實這是一個個人價值超越組織的時代,任何事都有可能會發生。
當我們還陷在22K低薪的泥淖之中,或是為了休假、退休金而爭吵不休的時刻,這本書其實提供了另外一種的觀點,幫助我們從現實的苦悶之中抽離出來。至少,羅胖就用他自己的力量證明了個人崛起的可能。
作者告訴我們,身處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要懂得用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全局,不只是學會用園丁精神,來面對散沙式的網路生態,同時也要因應組織變形的各種可能,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羅振宇在書中舉了諾基亞、微軟和小米的例子,讓人看了很有感受。是啊,想當年諾基亞的聲勢如日中天,誰知道iPhone的出現就在一夕之間顛覆了傳統,進而讓行動電話產業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而在《迷茫時代的明白人》一書中被稱許的小米,如今也飽受華為、OPPO等業者的威脅,顯見科技產業的瞬息萬變。
從微軟、Google到Facebook,那些在我們心目中被認為難以動搖的大帝國,在現實社會中的地位,往往也並非那麼地牢靠。就好比我們所依賴的Facebook,其實有很多美國年輕人都不上了!也許有一天,這些巨頭會突然接到了「病危通知書」,不知道哪一天就要被掃入歷史的灰燼之中。
不禁捫心自問,在這個迷茫時代,我們又該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明白人呢?
羅胖剴切地提到幾點有關凡夫俗子的單點突破優勢,像是:轉身、立定、呻吟和躺倒。這些名詞聽起來很新鮮,其實他講的道理並不難理解。也就是要大家懂得盤點自己和組織的優勢與劣勢,進而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裡找到得以施力的空間,尋求獲得自由與成長的契機;再學習運用放鬆的姿態,感受來自周遭的各種微小訊息與變化,同時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逐步建立深遠的品牌影響力。
《迷茫時代的明白人》明確地告訴我們,傳統工業社會之中的堅固系統、組織都不再牢靠,唯具有魅力的人格(Personal Charm)的人們才得以倖存。試想,當個人崛起的時代已悄然到來,可能再也沒有老師可以給我們提供標準答案或指引方向,所有的可能都需要靠自己去嘗試與開創!
看完這本書,我又想起今年八月去「羅輯思維」拜訪的往事。我把這段經歷寫在Connection這個網站(https://connection.today/8),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要知道,在這個迷茫的時代裡,我們所面臨的誘惑太多,有很多事情讓大家分心──唯有好好地做一件有價值的事,並等待時間的回報,事後才能真正品味這人生的況味。
Photo:cc0,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