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每個人必須改變思維模式,改變得夠快,以趕上這變得非常快的時代。

陶韻智(Next Entertainment 副總裁、香港上市富智康公司獨立董事)
古時候,父母親教小孩寒窗苦讀,科舉考上狀元就可確保官職,穩穩做一輩子。不論是商業或耕種的技術,在百年之間的變化也很微小,有生之年都學習適應得來,一招半式就可終身混江湖。
但到了今天這時代,大家都在抱怨,學校教的東西跟就業需求與社會現實差距太大,而資深工作者常有追不上新科技與世界變化的無力感,更擔心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拿走自己手上的工作。
這並非歷史的常態,這是第一次,人的學習適應速度跟不上世界變化創新的速度。這場翻天覆地的全新改變已然展開,每天要學的東西太多,學習的方法也得是新的,人們是該有龐大的知識焦慮的。
書裡提到,牛頓在一六六六年建立了發展出現代社會的「觀念地層」,在那之前的舊觀念地層,人們已使用近千年。大家花了好一陣子熟悉新的觀念地層,然後再用了三、四百年。近數十年,一個又一個新的觀念地層被建構出來,但我們當局者迷,不一定看得懂。
羅胖從歷史宏觀的角度旁徵博引,把觀念地層改變過程裡的細節講得清楚、精采,有助於面對知識焦慮的我們鑑往知來,釐清眼前與即將面對的變化。
筆者也正在參與這個網路世代的大變化,天天都可以看到這世界新出的顛覆想法,推倒後重建的新思維與秩序。我深感建立思考習慣對於適應環境的重要性,因此也成立共思群議社,帶著年輕人一起思考。
就如同本書所說,每個人必須改變思維模式,改變得夠快,以趕上這變得非常快的時代。仔細閱讀此書,你必定能獲得翻天覆地的思維模式升級,成為這時代的跨越者!
Photo:freepik,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