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過猶不及。小心,鍥而不捨要表現的是你的誠意和決心,而不是自我中心和白目。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以誠心感化了聰明絕頂的諸葛亮──從有這個故事以來,就有人認定,只要一試再試,就一定會成功。人家三顧茅廬,他就用「盧」的。
亂盧一通者有幾種常見情形:
一、白目到聽不懂別人的暗示
比如,他打電話來訴苦,你已認真聽了一個小時,他卻還叨叨不休,你跟他說:「對不起,我要去上廁所了」,本意是希望他結束談話,他卻還可以說:「沒關係,我等你上完廁所回來講。」
二、觀念裡只有自己的事是重要的
他邀你出席宴會,你說那天沒空。他卻還堅持:「你非來不可,我等你,不見不散!」
有的祕書或員工代表老闆來邀約餐會、演講,人家懇切告訴他當日無法抽身,他還能說:「不行啦,我們老闆交代,一定要請到你才行!」
奇怪了,你老闆又不是我老闆⋯⋯。
最糟的是,不但唯我獨尊還語出恐嚇:「你不來我就死給你看喔!」或許只是玩笑,但聽者一點也不覺得好玩。
三、訓練不佳的推銷員
他們相信工作守則裡「有志者事竟成」的鼓勵,認為你這次不想買,不等於下次不想買。
我曾在一家咖啡店裡,聽一位新進保險從業人員慷慨激昂勸說他舊日同窗:「你想想,你老婆是家庭主婦,孩子又那麼小,如果不買保險,萬一你怎麼樣了,你對得起他們嗎?老婆拖著小孩,找不到工作,要改嫁也難⋯⋯」
有這樣的同學,誰還需要敵人呢?
四、狗急跳牆的借錢者
他和你不算熟,把自己說得很慘,如果你不借他錢,明天就看不到他;若不借他,你就是沒心沒肝。
聰明的應付者都會說:「我的錢都是太太(先生)在管,我得和他商量」,先用緩兵之計再說。
我看過最厲害的應對方法是:用肯定方法否決。「哇!這麼久沒見面,你還能想到我,我知道你很看得起我,但是我剛買了房子,有好多貸款要付,實在很吃力。如果我有錢,當然很願意借你。」
當然囉,繼續盧的也大有人在:「你有信用卡吧?辦點小額信貸,多少借點錢給我⋯⋯」
那就假裝電話不小心斷訊了吧!
小叮嚀
●效法劉備三顧茅廬、越挫越勇的精神,固然可佳,但也要看用在什麼地方、什麼人身上。
●如果別人已經婉拒再三,就不要再繼續「糾纏」下去,讓人覺得你很「盧」。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Robert Tortorelli,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