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人們培養特定技能與知識的潛能取決於各自的智能,當職務角色設計符合員工個別天賦時,績效表現就能大幅提升。
一個人在職務角色上的表現,不單單取決於訓練與經歷,也包括天賦或優異的智能領域。人們培養特定技能與知識的潛能取決於各自的智能,當職務角色設計符合員工個別天賦時,績效表現就能大幅提升。且讓我們來看看美國職籃巨星麥可.喬丹的例子。他已成為史上最偉大籃球員,卻想去打棒球。棒球沒打好,他重返籃壇,在適合他天賦能力發展的角色上大放異彩。
為追求最大長期獲利能力,每位員工,無論老鳥或是菜鳥,都必須致力遵循健全的原則,具備適當程度與類型的才能,並在最合適的位置上發揮表現。
為評估組織內部人才的整體實力,我們使用一種名為「ABC評等」的人才規劃流程,並要求主管評估每位部屬的比較優勢、發展情況、潛在機會、未來任務的準備,以A、B、C單一字母對其表現給與評級。這套流程大大異於某些公司使用的強制分級評等制度,每年都要硬是挑出最後10%員工,就好像教授鐵了心要把班上墊底的一成學生當掉,儘管那些學生的成績表現其實都及格。
我們的目標是讓員工人人都是高績效者,但這不是框住他們,執意製造內部競爭。沒有誰非拿C不可,就算真評為C,公司也會提供助其改進所需的協助與訓練。各等級給評方式,是依據如下要點:
◆A級
於角色上的績效表現與貢獻,相較於主要競爭對手的類似角色,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因而對長期獲利能力有傑出貢獻者。獲此評等的員工通常是所屬產業同行裡最優秀的前15%。科氏一直都在徵求有A級績效潛力的人,並持續增進我們的能力,以發掘、招聘、留任、激勵這些具有競爭優勢的人才。
◆B級
於角色上的績效表現與貢獻,相較於主要競爭對手的類似角色,至少同等優秀者。獲此評等的員工雖不在最頂尖優秀階層,卻也是所屬業界的前50%。B級代表績效穩健,總能符合或超越多個績效領域的要求。整體而言,績效B級的員工對公司的成功很重要,B級員工並不是只能活在A級員工陰影下的次級人員,儘管如此,公司仍應挑戰該評級的員工,促其繼續成長、進步。
◆C級
於角色上的績效表現與貢獻,低於主要競爭對手類似角色的平均表現,致公司處於競爭劣勢者。C級績效代表未達到要求,獲此評等的員工可能是角色安排不適當,代表如果擔任能發揮其比較優勢的角色,或許就能帶來B級、甚至A級的貢獻。但如果找到合適角色或加以訓練發展後,該員工仍未進步到B級,就不應再留用。
員工在其角色上無法創造價值,不代表他換個角色也不行。事實上,常是恰恰相反。因此,評比後的下一步,是要決定其績效問題是否單純只是因為人才擺錯了位置。麥可.喬丹打棒球的表現或許只能算是B或C級,但他的籃球絕對是A級。同樣的,在某家公司無法創造價值,不代表他換家公司也做不到。如果有另外一家公司的需求或文化更適合這名員工的才能和品德,他到那家公司去會更有成就。
ABC評等流程的目的,不是要貼標籤以褒貶任何人,而在於確保我們吸引、聘用、培養、派任以及留任的人才,是公司長期成功之需。也因此我們不鼓勵大家公布這些評比結果。
不管你選擇採用哪種人才考評方法,都不應該拿來當成官僚僵固的公式使用,而是當成一種工具,用來辨識出具有A級績效潛力的員工,偵測管理階層是否未能善加處理C級績效表現,並協助不適任的員工找到更適合的位置。領導者應迅速採取行動、縮小落差,讓組織整體績效獲得改善。
【書籍資訊】
摘自《好利潤》
數位編輯整理:楊逸竹、廖珮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