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有時最大的問題並非如我們所想,在創造性的破壞來臨之時,我們所面臨的威脅是即將被淘汰,還是沒能跟上這股風潮?
編按:今天,不管是企業、組織、政府或是產業,都會面臨許多明顯、很可能發生的威脅。《灰犀牛》作者告訴你,如何才不會被犀牛踩死。
有時最大的問題並非如我們所想,在創造性的破壞來臨之時,我們所面臨的威脅是即將被淘汰,還是沒能跟上這股風潮?有時,要阻擋未來的犀牛,最好的時機就是災難剛過,大家記憶猶新之時。如果你不幸遭到踩踏,還是得站起來,看看是不是有新的路可以走。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災難也會帶給人意想不到的機會。
芝加哥人仍念念不忘1871 年10 月8 日發生的那場大火。這場大火焚毀的街區約7.77 平方公里,造成300 人喪生,18,000棟房子被毀,10 萬人無家可歸,損失以今日幣值計算達40 億美元。這場火災源於凱瑟琳•歐萊利(Catherine O’Leary)的牲口棚。那晚,她養的一頭乳牛踢翻油燈。煤油滲透到地板和乾草,火苗立即竄上棚頂,引發熊熊大火。
由於那一帶都是木造老舊建築,焚毀後則以磚塊和石頭重建,很多建築直到今天依然屹立。芝加哥正是因為這場火災而獲得新生,街道有了新的規劃,垃圾不再堆在馬路上。距離市中心很近的格蘭特公園(Grant Park),則是大火後清理出來的數百萬噸瓦礫沿密西根湖堆積而成。
史學家認為,芝加哥浴火重生,才能在1893 年舉辦哥倫布紀念博覽會。那場在1871 年發生的大火等於點燃了芝加哥的科技發展。因此,芝加哥1871 年大火的故事重點不是火災,而是接下來的進展:讓最傑出的工程師、建築師和發明家得以聚在一起,打造一座新的城市。這些人的熱情與創新不只改變了芝加哥,也塑造了現代世界的面貌。
其實,這場火災是可以預見的。那年夏天特別乾旱,早秋時分,焦乾的落葉已鋪天蓋地,讓芝加哥的木造建築和橋梁陷入險境。《芝加哥論壇報》的記者在火災前幾天報導說:「連續三週乾旱無雨,只要星星之火,就可燒盡這個城市。」儘管消防局要求設置新的消防栓、更大的自來水總管道、更多的人力和兩艘消防船,實施全面的建物消防檢查,市府卻未能配合。
【書籍資訊】
摘自《灰犀牛》
數位編輯整理:黃堯聰,楊廣俞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