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學歷】
美國愛荷華大學財務金融學博士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企管碩士(主修會計與財務)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士
【經歷】
1999年~歷任元智大學財務金融學系、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與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職及行政職
2018~2023年 亞洲財務金融學會第一任台灣籍主席
【現職】
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特聘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
行政院國科會財金及會計學門召集人
【學術成就】
在行為財務學、市場微結構及公司財務領域獲卓越學術成就,名列台灣財金學者前1%,並且於頂尖國際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等國內外重要財務學術期刊發表60餘篇中英學術論文。
現兼任台灣首要學術期刊《管理評論》總編輯、《財務金融學刊》副主編及台灣財務工程學會理事長
【社會服務】
擔任勞退基金、軍公教退撫基金與私校退撫儲金管理會等機構的審查委員、投資策略委員或顧問
擔任證券周邊單位,如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與期貨交易所的審查委員及各委員會委員
擔任多家大型證券及保險公司的審計委員會召集人與獨立董事等職務
經歷25年學術研究與投資實踐後,深感一般投資人忽略長期投資必定勝出的簡單投資策略,反而常因為各種行為偏誤,導致喜歡頻繁短線交易進而產生損失,所以在媒體大量報導周教授長抱0050 ETF 20年的「豐厚獲利傳奇」、引起大眾對長期分散投資的興趣後,決定撰寫這本《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期許成為「金融科普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