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新台灣賞鳥地圖
哈佛仍然學不到的經營策略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關閉
1958年生於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政治研究所碩士,1987年獲選行政院社會科學人才出國進修計劃,1993年取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主修比較政治,並開始注意中國大陸的政經發展情勢。回國後服務於行政院副院長辦公室,2000年辭公職後投入產業界並參與規劃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和平之旅。曾任媒體主筆、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執行長,海基會副董事長兼副秘書長暨發言人,除發表多篇專文外,譯有 「發展理論」。
大崩潰
走兩岸鋼索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由於實力不對稱,在戰略三角中是一個相對被動的角色,只能算是配角,悲觀地說,台灣根本沒有能力扭轉戰略三角最終的崩潰。
美中台是不對稱三角,實力的不對稱也代表選擇空間的不對稱,而且實力不對稱愈大,選擇空間的差異也愈大。
美中台戰略三角邏輯上就只有兩種可能,亦即「羅曼蒂克型」與「結婚型」,三方不可能同時友好,台灣也不可能同時與美、中為敵。
立即報名!嫺人《有錢到老後》新書分享會,打造不怕窮的退休生活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