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雪球:巴菲特傳(榮退紀念版)
如果這樣,會怎樣?(10週年增訂版)
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關閉
擁有多倫多大學歷史、政治經濟學及哲學學士學位,並獲得卡爾頓大學諾曼.帕特森國際事務學院的研究生學位,以及多倫多大學的法律學位。在加拿大頂尖律師事務所 McCarthy Tétrault 擔任科技律師已有四十年。曾撰寫三本與科技法律及商業相關的書籍,本書則是他第一部寫給大眾讀者的作品。
冷戰 2.0
《冷戰 2.0》指出人工智慧正加速全球科技競爭,成為冷戰 2.0 的關鍵戰場。從軍事應用到民用創新,AI 不僅影響國際政治格局,也正在重塑經濟與社會結構。而這場科技競賽將決定未來世界的主導權,在全球版圖內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風險。
烏俄戰爭不僅是戰場上的衝突,更是專制與民主的信息戰。普丁操控輿論形塑戰爭敘事,烏克蘭則運用社群媒體爭取國際支持。至今烏俄戰爭尚未結束,但我們已深刻體認到數位與電腦科技在現代戰爭中發揮的關鍵影響力。
《冷戰 2.0》一書指出,台海戰爭的關鍵取決於四大核心技術領域: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量子電腦與生物科技。當前局勢下,若中國自己一個陣營,台灣、美國與他們的盟友一個陣營,沒有人樂見這兩個陣營爆發戰爭,而台灣要避免熱戰,關鍵在於民主國家是否能有效說服中國,讓中國相信自己不一定能在這種動盪衝突中取勝...
在冷戰 2.0 中,美國擔任民主陣營的核心領袖。在 2024 年 11 月川普勝選後,有些華府的共和黨人主張撤回對烏克蘭的支持。這一行為有可能助長普丁的氣焰,導致北約內部信心危機,並在首爾、東京與坎培拉的外交圈掀起波瀾,影響區域穩定與戰略佈局。
《冷戰 2.0》作者表示冷戰 2.0已然展開,烏克蘭與台灣成為地緣政治的焦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僅是區域衝突,更是新冷戰的引爆點。中國與俄羅斯的合作,挑戰現有國際秩序。科技在軍事與經濟上的關鍵作用,不容忽視...
《冷戰 2.0》作者喬治.塔卡奇台灣版前言中提到,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時他曾來台進行研究,並與多位意見領袖交流。塔卡奇對台灣的民主文化高度評價,認為台灣是一個勤奮、聰明且慷慨的民族,其公民社會和法治精神是全球的典範。面對冷戰2.0及專制勢力的威脅,台灣堅持捍衛人權和自由,值得全球學習。
登入【免費報名】兆豐證券 X 天下文化 生活理財講座 (台北)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