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作者提供一些方法,讓男性朋友了解並珍惜自己的本性和需要;她鼓勵男性朋友深入探索自己和愛人的內心,避免因衝動或思慮不周而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並提醒男性朋友:不要將「性行為」視為男性的象徵、了解當一名男性和男人之間的差異等。 閱讀本書,您將明白男人和女人像磁鐵的兩極,彼此具有互補互惠的效果,兩性若能互相尊重、欣賞彼此的特長,雙方的外在和內在都能取得和諧與平衡的發展。
導言 男人究竟傻在哪兒? 第一章 硬逞騎士精神 第二章 緊閉自己的情感需求 第三章 盲目衝刺事業 第四章 拒絕紆尊降貴 第五章 任「性」而為 第六章 草率訂終身 第七章 放任婚姻關係 第八章 未善盡父道 第九章 捨不得「斷奶」 第十章 誤解「男子漢」的真義 後記 知己知彼,共創優質人生
男人究竟傻在哪兒? 一名奧勒岡州牧人曾經告訴我:「男人有三種,第一種男人從書本中學習,第二種從觀察中學習,最後一種人卻在有電的圍籬上撒尿電死自己。」──一名聽眾 這本書是寫給前述三種不同類型的男人看的,第一種人靠閱讀吸收知識,第二種人很容易對別人的努力過程和所經歷的苦難(無論是訴諸於語言或形之文字)感同身受,第三種人則要等到坐上電椅了,才知道回頭。 本書同時也是寫給女人看的。一位名叫馬克的聽眾抱怨得很有道理,他說:「人們似乎總是指責男人不了解女人,不知道女人為何生氣。這種說法或許有部分真實性,可是卻導致社會莫名其妙的期待,好像男人一定要是女性心理專家,否則就會被罵成不解風情的傻瓜。為什麼女人不覺得自己有必要弄清楚男人生氣的原因?這(男人的心理)難道是一個比較次要的議題嗎?」 一般來說,女人對男人心理的關心,僅限於與自己有關的部分:這個男人愛她嗎?還是只愛她的肉體?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她嗎?還是偷偷想著別的女人?他覺得別的女人比較性感嗎?關心兩個人的關係嗎?諸如此類。 簡單地說,女人是比較「內省」的,亦即她們會就自己感情上同樣的問題一談再談,卻始終興致高昂。男人則「外放」得多,他們比較不會執意在個人情感上鑽牛角尖,而著重於解決問題。換句話說,男人並非沒有感情,他們只是不願受制於感情,正如同他們不願和失敗的傷感糾纏不清一般。一名叩應進來的男性聽眾是這麼說的:「男人征服感情,女人一輩子咀嚼感情的餘味。」 有一名叫做麥可的聽眾傳真了一封長信給我,信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長久以來,女人一直責怪男人不肯與另一半分享自己的感情,可是我覺得,這是一項錯誤並且過於以偏概全的論調。男人喜歡分享成功和喜樂的感覺,不喜歡(像女人的通病一般)陷入彼此負面情緒的泥淖中。」這話說得真好,可惜不夠深入。我的新書就是要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女人說的比做的多,男人則剛好相反。言語會傷人,可能使人鼓不起勇氣採取必要的行動;同樣地,在應該勇敢討論問題的時候,如果避而不談反倒採取不當的行動,也一樣會毀掉許多人的生活。本書將集中篇幅討論對男人生活殺傷力最強的十大糊塗事。 當然,除了我列舉出來的「十大」之外,你也可以找到許多不一樣的「十大」清單。我在做節目時就接到過不下數百種。男性同胞們對一些典型的「男人病」、也就是自己比較容易犯哪些毛病其實都心裡有數。那麼,他們為什麼寧錯毋改呢?極有可能來自下述幾種原因:無法控制個人的生物性衝動;人格不成熟;未能將社會的道德/價值體系內化到個人人格中;為了一時的刺激或利益而犧牲價值體系;個人的懦弱;以及讀者麥可‧華特(Michael Watts)說的:「未能認清自己到底有多糊塗。」
1998/08/21
BBP076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黑白
957-621-484-X
326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