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男人新中年主張
優惠價
$320

男人新中年主張

豐盛四十.無謂五十.整合六十

UUnderstanding men’s passages
書籍介紹

作者希伊是探討成人生命各個階段發展的專家,擁有專業豐富的素養與社會學術基礎,寫本書時,她與數百名男士進行剖心赤膽的交談,傾聽這些中年男子的心情故事。

在書中,作者涉足男性最私密的角落,以客觀精確的角度,將男性中年以後的內心矛盾與衝擊一一詳述,希望能夠幫助中年男性與其伴侶,重現活力。

本書試圖點出邁入中年的男性所面臨的社會趨勢、職場與家庭的平衡,以及個人身心的發展與調適,為渴望重生的男性指點一條明路。

藉由書中各階層男性的心路歷程,找出自己失去了什麼、找到自己衷心熱愛的工作,面對男性更年期時該如何自我治療,進而幫助他們克服身心窘迫的處境,擬定新的方向,創造精力充沛的下半生。

作者序 嘿!我可是寶刀未老!

第一篇 男性想要什麼?
第一章 這是男人的事
第二章 成人生命新藍圖

第二篇 豐盛四十
第三章 為何我還自覺像個孩子?
第四章 男性氣概面臨考驗
第五章 婚姻與壽限

第三篇 無畏五十
第六章 進入第二成人期
第七章 改變生活方向
第八章 與妻子、父親、子女的愛與戰爭

第四篇 誰怕男性更年期?
第九章 男性性生活週期
第十章 永保雄風的祕密

第五篇 整合六十
第十一章 邁向整合歲月
第十二章 進步?或是絕望?

第六篇 男性青春永駐的奧祕
第十三章 人老心不老

附錄A 失業期的發展/度過中年失業的策略
附錄B 尋找醫生/男性健康診所
附錄C 退休夫婦練習題
附錄D 精神憂鬱的警訊

自序 嘿!我可是寶刀未老!

本書構想源自外子克雷(Clay)的親身經歷。在他忙碌刺激的雜誌編輯事業漸近尾聲之際,有兩年時間,他悶悶不樂,到處摸索,想找一條新的出路。他嘗試提供諮商服務、考慮寫書、積極監督手上的投資。但是,他顯然心不在焉。彷彿唯有掌握一個構想,找到適當的作者加以發揮,然後廣為傳揚,引起社會議論,才能令他興奮滿足。

他需要注意的,不是自己有什麼不對,而是自己的長處。他需要新的夢想。 外子心想:「還有什麼事情能讓我做得興味盎然?」他決心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每天跟它掙扎、辯論、夢想。這種中年生活的轉折不是幾個月即可完成,可能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有時我們兩人彷彿在黑暗的樹林裡茫然漫遊,有點迷失,但並不孤獨。我們是互相依恃、密不可分的團隊,而這是克服一切困難的關鍵。

時至今日,即使男性在四十歲時慘遭裁員而失業,或在五十歲時雖已成家立業,卻還懷著「人生就只是這樣嗎?」的疑慮,也不會就此被沖出生命的洪流。人生在四、五十歲,一直到六、七十歲,還蘊含著許多豐富和變換更替的季節,甚至到了八十、九十多歲,男性只要還能找到表現熱情的新途徑,自覺還能有所作為,仍然能夠活得生氣蓬勃,貢獻良多。

因此,把心力投資於「新自我」,沈思探索「我為何而活?意義何在?我要放棄哪些事物,才能自由體現生命的意義?」等問題,絕非徒勞無益。

脫離舊我,重獲新生

克雷最後找到答案時,一切清明如鏡。編輯工作最令他留戀的一點,就是發掘和栽培年輕人才。這項發現促使他嘗試到紐約的大學教書,結果有如神助。他從止痛療傷、釐清頭緒的藏身洞穴裡走出來,與老朋友恢復聯絡,也開始幫助陌生人。

其中有個朋友的朋友,就向他討教出書事宜。克雷花了很多時間,耐心提供指導,這導致了一連串無心栽柳的往來,最後引出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研究學院院長的邀請,希望克雷考慮前往執教。數以百計的老同事和曾受他提攜的後進熱烈支持,籌款設立以他為名的計畫,克雷就此成為柏克萊新設雜誌中心的主任。

為此,我們的生活為之天翻地覆,兩個人老遠地把家從東岸搬到西岸,不僅接受較低的待遇,一頭鑽進新的文化,也從頭建立新的窩,結交新的朋友。這是令人振奮的改變:我倆興沖沖地仔細計畫,付諸行動,藉此先發制人,對付一成不變的陰鬱生活,不再躲進原來的保護殼裡。 脫離舊我的感覺非常美妙,至少一開始是如此。

在試探新天地之際,我們回復研究生的生活,住在租來的兩房公寓。但是,我們也有更多時間親密相處,四處尋幽訪勝,嘗試新餐廳,並在柏克萊山上發現一條景致幽美的慢跑路徑,兩人每天清晨在這裡呼吸著尤加利樹的清香,展開新的一天,生活因此再度充滿新鮮經驗,連人都感受到年輕活力。

再愉快的改變,都會帶來壓力。要克雷放棄工作時的權威並非易事,後來,他改採另一套比較適合新生活的風格:學習蘇格拉底多發問,並敦促學生自行發掘答案。

我這個嫁雞隨雞的老婆也挺辛苦,由於我的生活輔助系統包括子女、朋友和創作同僚都留在東岸,以致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對自己要有耐心,蓋爾,妳是在培育大腦。」這是事實,只要不斷引進新的學習機會,讓自己冒點風險,即使上了年紀,已經完全長成的大腦也能建立新的神經聯繫。克雷覺得,接觸與東岸不同的氣息,使他心智更為敏銳。

這兩個習慣窩在公寓逃避冬日冰雪和夏日濕熱的紐約客,不知不覺間有了改變。每天一早在柏克萊山丘上的新家醒來,瞇著眼凝視海灣對面無際的海平線,看著太陽在霧氣繚繞的舊金山上空冉冉上升,最後把燦爛的陽光灑在銀色的太平洋上,日復一日面對這些景象,對人的精神有神奇的影響。

在這裡,人的夢想可以振翅高飛,任我翱翔。 外子絕非特例。大部分男性接近四十歲或年歲更大時,會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形下,遭逢人生變遷。面對命運劇變,外子(按照莎士比亞的說法)「祈求吉星高照」。朋友問他:「這種異動如斯的改變,結果像你希望的一樣圓滿嗎?」 他欣然答道:「比我希望的好得多。這是一個新的生活。」

揭示男性的心路歷程

本書希望能幫助男性與他們的妻子或伴侶,面對日益延長與難以意料的生命,展開自我發現之旅,從中改造自我。全書從男性四十歲談起,大約每十年分成一個階段來討論,讀者可以根據目錄,查尋自己關心或所處的年紀或階段。

坦白說,這本書寫得相當辛苦。在某種原始層面,我對於涉足男性生命最私密的角落,並把所見所覺報導出來,感到惴惴不安。男性在談論內心經驗時,常會暴露出深藏的痛苦和怒氣,大多數女性不會願意進入這個黑暗深淵,但是,我曾與數百名男士進行剖心赤膽的交談,他們是本書真正的幕後權威。

我的導師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教導我利用人類學方法,把個人的心路歷程置於其次文化規範和儀式中解讀。我的任務是記錄和發揮管道功能,鼓吹各種可能性,並對想要捕捉第二生命的男性有所啟發,促使他們展開行動。

我發現,集體訪談對於探討男性心靈特別有價值。在社會組織和州立大學的慷慨協助下,我與美國各地的男性團體會面,各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討論身為當今中年男子的意義。

在參加討論前,他們應要求填寫有關生活經歷的資料,這與我為《新中年主張》(New Passages)一書所設計的問卷相同。與會者形形色色,包括擁有專門技能的藍領工人、中產階級的經理和企業人士,以及專業人士和藝術或企業界傑出之士,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也各不相同。

我從這些團體選出一百位代表,進行後續的個人訪談,通常會談上幾次,以便我能更忠實、完整地記錄他們的生活經歷。由於所談內容非常切身,他們可以選擇隱匿身分,或是以真實姓名示人。

值得欽佩的是,大部分的人選擇坦然公開身分。 本書著重的是一般男性和公眾人物中的「明星」。這些悍然無畏、不耐流俗、創意十足的男性,各有引人入勝的心路歷程,你可以從這些過程中看到,他們如何發現自己失去了什麼、如何找到自己衷心熱愛的工作,並擬出新的方向,創造出精力充沛的下半生。這些人擁有一個共同的祕密:「嘿!我可是寶刀未老!」

面對性愛健康 男性一生性能力有何改變?

這成為第二條完整的研究主線。過去幾年來,科學界才開始探討這個問題。為了探索中年男性的性愛健康,我造訪美國一些最好的性診所,與診斷和治療中年男性性愛機能障礙的少數醫生保持密切聯繫。

本書在討論男性更年期的部分,談及了許多自我治療之道,以及一些最新且有效的醫療方法。但是,最具啟發性的資料,則是來自與男性就這個問題進行團體或個別的討論。那些男性克服性無能、掌握完整新生命的切身故事,在所有資料中可能最發人深省。

除了這些個別案例外,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資料也為本書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該機構的社會學家協助我創造自己的微資料樣本,這是一套可以囊括一九四○至九○年的資料編排系統,使我得以對不同世代的人進行比較,並追蹤某一特定群體(年齡、性別相同的人)畢生的經歷。

就像往常一樣,許多不同領域的專家慷慨拔刀相助,用他們的研究成果澆灌我的實證資料。

心臟專家、泌尿科專家、內分泌專家和研究科學家等科學界人士,以及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都對本書貢獻良多;對新男性事業週期的闡釋,也曾獲得就業問題和經濟分析專家襄助。

美國人口普查局、全國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和全國衰老問題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的許多社會學家,也提供豐富的最新資料,其中有些甚至還未曾公布。

蓋爾.希伊 作者
她是政治新聞從業人員,也是《浮華世界》雜誌的撰稿編輯,曾在一九九一年榮獲華盛頓新聞評論獎,被喻為美國最優秀的雜誌記者。在眾多著作中,以《人生變遷》(Passages)、《無聲的變遷》(The Silent Passage)和《新中年主張》(New Passages)等書最為著名。其中《人生變遷》還曾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視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
黃秀媛 譯者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聯合報》、《世界日報》編譯。譯有《生命在愛中成長》、《愈成熟,愈快樂》、《巨龍》、《男人新中年主張》、《十誡》、《半斤非八兩》、《杜拉克精選:社會篇》、《完全通路行銷》、《關鍵十年》、《沃爾瑪王朝》、《藍海策略》、《思考型工作者》、《簡單的法則》、《急迫感》、《長尾理論》、《簡單的領導》等(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1999/10/20

BBP09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602-8

339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