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大愛劇場──傾城之愛
優惠價
85
$170

大愛劇場──傾城之愛

書籍介紹

大愛電視台總監 姚仁祿專序推薦
學者導讀
 暨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李家同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余德慧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彭懷真
天下文化、靜思文化共同出版
32開 軟皮精裝
取自921震災中,最動人的真實故事。
陳麗珠原本是個唯利是圖的大家樂組頭,不擇手段追求名利;舉債創業、妄想一步登天,造成了財務的黑洞,家庭瀕臨崩潰;過度的壓力,更讓她身心嚴重受創,得了不知名的怪病。

成為慈濟人的陳麗珠,用決心和毅力,讓眾人從懷疑到敬佩,讓家人從不諒解到全力支持,如今的陳麗珠是個全心全力走在菩薩道上的慈濟人。

九二一震災中,慈濟團隊無私無我的奉獻,透過陳麗珠的故事呈現出來,更顯得有血有淚,感人至深。

序   人間也有菩薩 姚仁祿
導 讀 得到真正的滿足 李家同
第一章 鉅變
第二章 泥淖
第三章 驚蟄
第四章 曙光
第五章 覺醒
第六章 反思
第七章 考驗
第八章 超越
第九章 重生
附 錄 傾城再起

人間也有菩薩

姚仁祿 大愛電視台總監

如果人生是畫布,我們每個人,分分秒秒都把腳印,留在上面。

有的腳印,留得再久,也看不出道理,那是一片亂了局的畫布,一生只分到一幅畫布,卻走亂了局,只能說,唉,可惜!

有的腳印,卻是留得渾然成局……。

這種成局的畫布,最值得珍藏;珍藏畫家的心靈,也珍藏每個用心的腳印。

這種成局的畫布,有的小品,有的寬闊,卻都畫得真誠,畫得善良,畫得美麗;然而,再怎麼真、再如何的善、再怎樣美麗的筆觸之後,只要我們認真去看,卻總感覺得到,那雙拿筆的手,曾經如何的孤獨、如何的掙扎,卻堅定的想要摸索那一筆落下的誠意……那雙望著畫布的眼,曾經如何的無助、如何的徬徨,卻虔誠的想要搜尋那畫布一角,偶然浮現,似有似無的智慧……偶而,不知如何下筆的時候,也會有慈悲的人殷勤的伸出雙手,無論能不能幫上忙,畫家總是滿心的感恩……。

這樣的畫家,只因為相信,相信用心留下足跡,每個腳印,都自然會有深沉而簡單的道理。

這樣的畫,不只值得我們珍藏,還值得我們細細品嘗。

品嘗,是心靈交會的必然過程;就像品茶,聞到的是茶農的心香,透過手的摘取,傳遞給茶枝茶葉的敬意。

是的,敬意。要畫好一幅畫,需要對畫布充滿敬意。起了恭敬心的心靈,總是讓人聞到香味,一種心靈的香味。

如此充滿敬意的心靈,無論種茶,畫畫,度過一生,都是令人讚嘆,也令人敬仰。從1999年以來,大愛劇場不間斷的記錄這種心靈畫家的生命,見證他們面對心靈畫布的時候,對真、善與美的堅定信念;也記錄他們畫下每個關鍵一筆的時候,那種義無反顧的澎湃;當然,許多時候,我們也記錄了創作受困,不知如何下筆的窘困。

我們記錄了許多個,平凡而偉大的關鍵時刻。這種平凡與偉大相互平衡的時刻,只有在人性最純真的時候,才能擁有; 證嚴上人一直認為,留下平凡與偉大並存的見證,留下真、善與美同在的歷史,是大愛電視的時代責任。

證嚴上人認為,如果大愛電視,能以戲劇的藝術形式,用心的製作,記錄這些動人的歷史,這些記錄偉大平凡而純真人性的戲劇,終將流傳,成為現代的大藏經典。

大愛電視,已經努力作了幾年的大愛劇場,我們很歡喜,我們的努力,除了電視觀眾、金鐘獎座,又有了新的迴響。感恩天下遠見出版公司,願意與靜思文化及大愛電視共同合作,將【大愛劇場】的戲劇藝術,編寫為文字的經典;如果能夠持之以恆,有那麼一天,我們也會超越文字經典,使故事中的良善心靈,成為讀者行為的典範。

因此,我們應該從心底感恩,感恩【大愛劇場】中所有的真實人物;因為他們真誠單純的心靈,使我們認識:「人間也有菩薩」。


得到真正的滿足

李家同 暨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天下文化出版社要我替《傾城之愛》這本書寫導讀,我在初看稿子時,心中還疑惑,我是天主教徒,而這本書寫的是慈濟人的故事,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事。但是看完了這個故事,我也大概明瞭為什麼編輯要請我導讀這本書了。

我也經歷過921大地震,現在回想起來,當天確實是慘不忍睹。當時學校裡三千多位老師、學生,大家都集合在運動場上,每個系所各自待在我們規劃的區塊中,這樣我們才可以掌控人數。

921當天清晨,我記得有幾個到暨大的物資車,其中一個就是慈濟運來的,對於他們動作這麼快,我們都感到十分驚訝感動。因為我們校內經營超商的夫婦提供的物資,也正瀕臨不夠用的窘況,鎮上的物資也嚴重不足。我們想盡辦法與外面取得聯繫,但是斷水斷電,連通訊都是不通的。我們還嘗試使用警衛專用的對講機,但是警衛跟我說,他們早試過了,任何頻道都沒有用。天未亮時,慈濟的物資車運到,讓我們的同學可以吃點東西果腹,我至今仍非常感謝他們。

說到慘況,埔里就像書中提的那樣,房子倒得很多,大家都在外面,既使房子沒有倒的,也都不敢回自己的家。像這樣的情況下,書中陳女士還奮不顧身投入救災活動,著實令人敬佩,我想能有這樣的心念,是因為她心中充滿著「愛」。

雖然她在未接觸慈濟之前,一心只以賺錢為目的,還造成家庭失和、婚姻垂危,甚至得了一種怪病,連醫藥都無法治療。不過在她接觸了慈善工作之後,卻逐步逐步的改變,不但身體慢慢恢復健康,內心的改變也讓她在家庭上重拾美滿幸福。

即使在她投入救災時,身旁仍有人懷疑她是因為賺大錢,以做善事補償她以前的作為,求得心安。不過她依然堅持己念,不為所動,也不做其他解釋,只是用行動不斷的幫助他人。直到後來大家發現她也是受災戶,大家才恍然大悟,這位陳女士已經是徹徹底底的變了。

現下確實有很多人以捐錢給慈善單位來求得心安。台灣有許多宗教團體,就我所知,有些宗教單位信徒眾多,也得到很多捐款,但是實際做好事的卻是甚少。我們天主教的慈善機構就是以行動來幫助他人,像是印度由德蕾莎修女所創辦的「垂死之家」,更是為世人所敬重。而慈濟則是台灣宗教團體中,一直在做好事的團體之一,凡是在有需要幫忙的社會新聞事件中,總是可以見到慈濟人的身影。這樣的機動造福許多人,也感染許多人做更多好事。

我要在此提醒大家,雖然社會價值觀在變,很多人都以賺大錢為重,造成家庭倫理失常,產生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不過一顆真誠的愛心,卻是可以逐漸影響他人的心。只要有人堅持做好事,就有力量去影響週遭的幾位,一而十,十而百,這社會就會有很多好人存在。

我仍非常相信,心中有愛,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楊麗玲 作者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畢業後便一直從事插畫工作。作品風格誇張、幽默又詼諧,出版過近百本創作與插畫,包括:《妮子家的餐桌:37 道幸福滋味》、《想不到妖怪鎮》等書。


2003/11/25

BBP165

天下文化

平裝

12.5×18.2cm

黑白

986-417-209-3

149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