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心的靜修
優惠價
85
$255

心的靜修

不恐懼.不焦慮.不生氣,沒有煩惱的喜悅人生

The Restful Mind
書籍介紹

心的靜修不只是盤腿而坐、專注呼吸,感到平靜;
而是提升我們的覺知力,
當恐懼、焦慮、煩惱等情緒來襲時,能一一發現、傾聽、處理,
使心靈變得更彈性與開放,時刻擁抱生命中的豐足與喜悅。

這本書就像是為你和你的心提供了某個「靜修」之處。

在第一部分,我們首先會了解心智的特性,把焦點轉向內在,重新認識自己。

第二部分探討的是心靈的靜修法門,透過呼吸、靜心、沉思與覺知等工具,我們可以不加批判地單純觀察事物,並以覺知取代無止境的分析,讓心智進入平靜與專注的狀態。

在第三部分則讓我們練習如何將心的靜修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透過覺察日常生活的每個當下,放下所有的「應該、假如、但是和或許」,最終讓心得到自由

只要每日練習靜心並應用,就能時刻活在當下,把已經非常珍貴、值得珍惜的人生,因喜悅而更加閃閃發亮!

【序言】

【第一章】心智的本質
上路前須知的三個觀念
焦躁的心從何而來?
自我的特性

【第二章】心靈的靜修
獲得寧靜的工具
為什麼要靜心?
專注的修持:日常呼吸練習
沉思的修持
保持平靜的修持:心智就像投影機
情緒的智慧
放下的藝術
回歸當下
滋養身體,滋養心靈

【第三章】日常覺知
透過日常習慣獲得寧靜的心
被壓力擊垮時
在職場找到寧靜的心
仁愛之心
就從今天開始
獲得寧靜的心的十個方法

結語

人生的意義來自於,每天用我們能做得到的方式,努力造福他人。但在現今社會,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被諸多瑣事牽著走:為將來煩憂、事事和他人比較,以及手上永遠不斷加長的待辦清單。這些思慮在我們與我們的本性之間,築起了一座高牆,使我們看不清人生道路、自己是誰?以及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我們需要除去這層障礙,與原本寧靜的心重新連結,因為那是我們的本質所在。然後,我們就能自信且自由地向前邁進,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人問,我想傳達什麼訊息給大家?我的答案有兩個;一個從佛教觀點出發,另一個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兩者唯一的差別,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我希望提醒大家的重點是,我們要在「心智的運作」以及「把思緒化為行動」之間取得平衡,藉此改變人生。換句話說,我們要綜合思緒與行動,讓二者互相發揮正向影響。人們會透過心智活動,賦予每天所做的每件事某種意義,然後藉由將這些理念化為行動,為自己與他人創造幸福。由此衍生,假如我們在日常生活得不快樂,我們該做的不是向外尋找原因,而是要學會向內尋找答案,試著去看見並欣賞已經擁有的一切,而非不斷尋找自己還欠缺什麼。我們需要理解一個事實:只有靠自己,才能獲得寧靜的心。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或以佛教的觀點來說,即每個人都是佛),並開始照看我們的心,將會為生命注入更多喜悅、正向行動與平靜,即使我們還沒有領悟什麼,至少會覺得內心不再那麼混亂。

我一直認為靜心是開悟聖者的事。

不過,法王的一字一句都可以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連結。《心的靜修》讓我了解到,只要照著這些智慧的話語,每天一點、一點地練習,很容易就能達致內心的平靜。

對此,我衷心感激。

國際知名導演、演員 楊紫瓊


人生的旅程上,有得有失,「快樂」亦是。常常不知覺花太多的時間,駐足在過去的回憶、仰望對未來的期待,而蒙蔽了活在當下的快樂。

這本書教導了我如何抽離負面的情緒、以平靜的心審視各種問題、讓我以積極的態度獲得專屬於自己的快樂境界。

我誠心的推薦這本書給任何仍然在尋覓快樂真諦的人們。希望大家都能透過這本書得到身心的平靜、更進一步的體驗真實快樂的意義。

──Live To Love Taiwan宏愛台灣協會理事長、微風廣場行銷設計總監 廖曉喬

嘉華多康巴 作者

生於1981年,經達賴喇嘛及嘉旺竹巴法王認證為第九世嘉華多康巴,為天龍竹巴傳承重要的精神導師、傳承精神領袖嘉旺竹巴法王所指定的繼承者之一,亦稱「法子」。

自2000年開始,嘉華多康巴法王在全世界,包括美國、歐洲、越南、香港、台灣、新加坡與祕魯等地弘法,為傳統佛教注入活潑年輕的觀點,每到越南等地,總有八、九萬人熱烈參與,是當代少見廣受歡迎的年輕一代精神導師。他每年都在尼泊爾與不丹舉辦靜修活動,並在新加坡的佛教與科學座談會中,擔任「培育美好心靈」單元的主講人。

嘉華多康巴法王強調,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找到快樂的法門。他致力將佛教理念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連結,使大眾透過無私與寬厚待人,自利而利他,藉此讓佛教融入現代生活之中。


廖建容 譯者

中山大學外研所畢業,譯有《天使歸鄉》、《學校沒教的十件事》,合譯有《律師本色》、《重新想像!》、《管理大未來》等書。


2015/06/23

BBP36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7368

256

433

最近瀏覽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