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於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四日(農曆閏三月二十四日)。證嚴法師承襲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理念,秉持「佛法就在生活中」精神,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帶領慈濟人「走在最前,做到最後」,展現佛教的慈善力量。
從日存五毛錢萌發的在地慈善,到奔赴世界各國救災,綿密的菩薩網從臺灣花蓮擴展至全世界,是慈濟人在實做中修行的表現;五十年的發展歷程,鋪就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行善大道。慈濟從在地走向國際,來自小島的軟實力促成人世間美善不斷循環。
二○一六年慈濟成立屆滿五十年,全球九十三個國家地區,都有慈濟的足跡;半世紀的努力,則是佛陀精神在人間的實踐。證嚴法師期許所有慈濟人要「教富濟貧、濟貧教富」,啟發人人心中愛的種子,藉由一點一滴的付出,拔除人間苦難,菩提自然遍地生。
序 用愛鋪路,慈濟五十 釋證嚴
第一部 慈善腳步・啟發悲心
一九六六─一九七五
01為佛教,為眾生
02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03五毛錢,能救人
04收弟子,有條件
05第一手徵信
06從安生到送死
07跨越「心」關卡
08愛的小屋
09一條毛毯
10踏訪偏鄉暗角
11儲值希望
12醫師來了
13破除迷思
第二部 艱難建院・扭轉花東
一九七六─一九八五
14開枝散葉
15一念不忍
16行腳臺灣
17建院步步難
18愛心如活泉
19落地生根地球村
第三部 守護生命・大愛跨國
一九八六─一九九五
20生命富翁
21搶救生命,刻不容緩
22身穿「迷你袈裟」
23培育醫護搖籃
24靜思好話
25「手護」大地
26大愛搭起兩岸橋
27跨越疆界的關懷行動
28開啟捐髓風氣
29化作春泥更護花
第四部 厚實愛心・廣布全球
一九九六─二○○五
30親幫親,鄰幫鄰
31建構媒體新典範
32行醫全球匱乏處
33愛的醫療網
34地震島展生命力
35教育不能等
36向下扎根,用愛培育
37越洋而來的病人
38另類家園
39不食眾生肉
40醫病醫人又醫心
41來自泰國的「慈濟列車」
第五部 慈濟宗門・靜思法脈
二○○六─二○一六
42廣結眾生緣,直行菩薩道
43早起薰法香
44晨間課徒,日日恆持
45收「資源」不收「垃圾」
46牽長情,愛不斷
47別開生面的法會
48研創來自不捨
49天下一家親
50證嚴法師對弟子的期許
釋證嚴
我的師父印順導師,在我頂禮皈依的那一刻,囑咐我「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那麼深宏的六字法囑,簡短明快,進入我的心坎,卻是永恆。從那一秒開始,我拳拳服膺,片刻不敢違離。發心立願一念間,一秒鐘成了一輩子。
合抱之木,發於毫芒,慈濟走過半世紀,即始於「為佛教,為眾生」的啟蒙深因。
佛陀說:「菩提大道直。」菩薩道是一條寛直大道,毋需拐彎抹角,懷抱無私大愛前行就對了。我永遠相信,只要人人付出分毫,眾志成城就能產生力量,鏤刻深遠的生命歷史。
二○一六年一月,國際頂尖的量子力學專家卡法托斯(Menas Kafatos),來訪慈濟,談到微小的量子,聚集起來即有巨大的影響力。他說:「量子理論不只是一個物理的角色,同時也符合心靈上的角色,這跟佛家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一向尊重並感恩科學,科學印證兩千多年的佛法,而佛法指引人類打開善良心門,用愛膚慰苦難人生。
四十年前,慈濟的照顧戶黃桂子,是早期慈善結合醫療的關懷個案,當年我去訪視時,看到她躺在床上,一面哺育孩子,嘴邊還流著血水,境況堪憐。慈濟人自那時與她結下因緣,就不曾或忘。她從花蓮、臺東、高雄再遷居臺中豐原,慈濟愛的接力綿延不絕,陪伴她從東而西、從南往北,照顧四十年歲月。
黃桂子個案,只是人間菩薩層層疊疊腳步裏,含藏其中的一個足跡。一念不忍眾生苦,慈濟從細微深入而至廣闊恢弘,愛的行動廣布於全球。慈善有愛、醫療救人、教育安心、人文弘法,從五十年前沒人沒錢一無所有,用五毛錢的竹筒為大愛鋪路,分分、寸寸,從後山鋪到全臺灣、鋪進世界上,一直鋪向全地球。如今這「五毛錢」,國際間將它視為人道精神的來源。
印順導師在著作《學佛三要》中告訴我們:「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別的,就是慈悲。離了慈悲,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
本著菩薩聞聲救苦的精神,慈濟在全球五十六個國家地區擁有據點,人道關懷援助的足跡,已遍及九十三國。「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菩薩」是「覺有情者」,情一段一段牽引,愛一寸一寸鋪定,成就現在穩實的五十年,才有下一個五十年、未來無量數的五十年。
慈濟半世紀,坎坎坷坷、風風雨雨,因為有浩蕩長的隊伍,自動自發、無怨無悔,我被每一分堅定的心念推動著,所以有足夠的力量「拉車向前行」。
感恩普天下慈濟人同心一志,在時間需要我、空間需要我、人與人之間需要我的時候,把握因緣付出無所求。哪裏有苦難,慈濟人就去那裏,直下承擔、全力投入,讓我很安心。
地球是太陽系中最美的一顆星球,臺灣是以善、以愛名揚的寶島,期望慈濟人繼續走入人群,作眾生的知音,傾聽他們吐露的悲苦;並且啟動善的潛能、呼喚周遭共同造福。生命因付出而寶貴,讓螢火微光發出燦爛光芒,大愛照亮美善人間路。
摘自《行願半世紀》序
出生於埔里小鎮,自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歷任雜誌、新聞媒體編輯、撰述等職。
多年來得遇因緣,寫作佛教傳記與理念,傳達人間美善事蹟。
著有《慈悲在人間:走過尼泊爾震災之路》、《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巡禮》、《人間佛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紀事》、《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法影一世紀:印順導師百歲》、《慢行聽禪:殷琪問法 聖嚴解惑》、《聖嚴法師:最珍貴的身教》、《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相信閱讀:天下文化25年的故事》等書。
2016/04/27
BGB428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x21cm
彩色
9789863209751
416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