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一個國家要追求經濟效率,也要追求社會公平;要追求財富累積,也要追求全民福利;要追求更高的生活水準,也要追求更高的生活素質。這就是說:我們的社會需要有受人歡迎的「經濟人」,也需要受人尊敬的「社會人」。
「經濟人」追求的是效率、財富與生活水準。
「社會人」追求的是公平、福利與生活素質。
如果「社會人」的思想中,注入對追求財富與經濟效率的重視;如果「經濟人」的血液中吸取對公平與社會分享的嚮往,那麼融合這些價值觀念的人,正是今天我們社會上最需要的中國人。
代序 撒開「希望之網」:一起來提倡進步的觀念 高希均
第一部 關心的主題
第二部 走向開發國家的艱辛歷程
第三部 經濟再上層樓
第四部 值得討論的觀念
第五部 追求生活素質
第六部 傅利曼的看法與雷根的政策
第七部 國外紀行
高希均,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1949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1964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即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逾三十年,先後獲得美國傑出教育家獎、傑出教授獎、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傑出校友獎等。
1980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
曾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3年後先後獲亞洲大學、中興大學(2014)、台北商業大學(2020)名譽管理學博士;2016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
1982/05/01
BCB00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576211393
0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