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七天還你財務自由
優惠價
$260

七天還你財務自由

Life or Debt
書籍介紹

「所謂財務自由不在於賺的錢多不多,而在於花的錢少不少。」聽起來奇怪,但確是實情。
美國名節目主持人史戴西.強生綜合自己以及替觀眾解惑的經驗,
從根本的消費思考邏輯,點醒盲目生活在由企業主導的商業社會裡的我們。

.如果用貸款買東西,付出的金額往往是物品原價的三倍!
.計算你已經為無用之物耗費的生命點數
.172種省錢絕招,籌措你的債務殺手
.排出聰明還債順序,享受債務殺手的威力

消滅債務並不是要改變生活方式、放棄所愛,而是要找出自己的快樂清單,否則你絕不可能持之以恆!
作者以幽默風趣的口吻,教人如何擺脫債務、消滅債務,
以及將還債的錢作投資等三大步驟,達到財務自由。
書中並提出生動的樣本示範、整理出有效易行的無痛苦省錢法,
讓償債者更快樂、進而享受無債生活。
​本書可說是為受債務拖累的人量身定作的教戰手則。

推薦序  值得反覆應用的理債好書 陳忠慶
自序   你是無債自由身嗎?

第一章  我和我的淘金夢
第二章  誰想躋身富翁行列?
第三章  負債所賠上的生活品質
第四章  七日償債五步驟
第五章  終結負債惡性循環
第六章  列出還債的先後順序
第七章  債務殺手
第八章  消滅債務
第九章  債務殺手變獲利工具
第十章  創意維節源之母
第十一章 修補你的信用
第十二章 尋求專家的協助

結語   定義自己的快樂生活

值得反覆應用的理債好書

陳忠慶(群益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執行董事)

十幾年前我剛回國時,曾在國內的財經專業報刊擔任主編的工作。當時在兩大報系任職,不論是記者或編輯,都算高薪的工作,只是,相對的也十分辛苦,工時甚長,也很耗費精神體力。

所以有同事說,如果論每小時的報酬,在大報工作的待遇其實不算好。有些人想過換個不這麼辛苦的工作,但迫於現實只好作罷。

是什麼現實讓他們必須咬牙繼續拚搏呢?這些人多數都買了房子,有房屋貸款負擔要面對,已淪為「屋奴」,有經濟上的壓力。

我在美國時曾是不動產經紀人,我們在為客戶提供購屋財務規劃相關建議時都強調,辦理房貸每月的負擔最好不要超出月收入的28%,連同其他債務,負債的比重也不要超出收入的三分之一(33%),否則會影響到生活品質。

如果以這樣的標準來看我當時的同事,甚至現在的購屋者,房貸負擔超出收入五成、六成的人其實比比皆是,根本無法講究什麼生活品質。

如果再加上現今信用卡、現金卡盛行,要背負金額可能不低的「卡債」,許多人可能都處於入不敷出、債台高築的困窘景況。債務控制、主宰了一切,工作、生活,甚至生命都失去了自由。

如何擺脫困境呢?我們周遭許多人都希望能找到答案。但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控制債務、清償債務,做到無債一身輕,重新找回財務自由、生活自由。

當然,擺脫債務不是容易的事。還好,近些年來在理財服務的專業領域中,債務清償這個項目已經愈來愈受重視,有效的相關建議與做法也不斷被提出。其中,《七天還你財務自由》一書就是這方面卓然有成、又能取得具體成效的有用指引,按照書中提供的實用步驟有恆心的一一去做,確實能找回不受束縛的自己,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本書提供的方法之所以具體可行,是因為做法顧及了要償債前必須先控制自己的收支狀況,防止債務繼續增加,然後在所有債務中分門別類、排定清償順序,逐一清償。同時,作者也提供了如何找到「還債錢」(債務殺手)的實用方法,指導讀者將債務清償掉,再轉而利用原本用於還債的錢進行投資,累積財富,讓我們真的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享受人生。應天下文化之邀,我在每章後面加了「我可以怎麼做」,供本地讀者反思自己可以怎麼做的角度。

這是一本可「使用」的理財實務好書,不是讀讀就算了,對因為負債而失去生活的人而言,本書提供了救贖良法,很值得反覆應用,為自己重啟快樂的人生。


你是無負債的自由身嗎?

史戴西.強生

你自由嗎?你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當然!」你可能這麼回答。畢竟,我們美國一直不惜一戰,以保障個人自由。美國人很自由,只要不妨礙別人,任何時候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可是,且慢!這只是理論而已。

我們擁有的這項「假設性自由」有個很現實的大問題:雖然我們或許有「權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是有「能力」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你有能力今天就辭掉工作,自己當老闆去嗎?你能早早退休去環遊世界嗎?你有能力送孩子去念最好的學校?你會付出時間和金錢做些善事,對世界有所貢獻嗎?你可以擁有生命和自由,可是真的有能力追求幸福嗎?

可悲的是,其實多數人都不得不承認,我們並沒有能力追求幸福。為什麼?因為我們都太忙著賺錢糊口了,沒時間追求什麼幸福。多可惜啊!我們只能活一次──時間是一種我們一旦花掉就無法重新取得的貨幣。當然,這些道理你早就知道了。所以,我要問你:既然你知道時間有限,為什麼不用它來做讓自己最高興的事?

你可能用一個字就打發了我這個問題:錢。沒錯。雖然政府說我們有權利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可是如果沒有財力支持我們過那樣的生活,有沒有權利又有什麼差別?如果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怎麼可能真的擁有自由?當然不能。可是你知道我怎麼想嗎?我認為你不僅可以擁有自由,為了自己和家人,你也非這麼做不可。而且,你做得到的! 

幸福與財務,翹翹板的兩端!

可是,要怎麼樣才能擁有自由之身?你的當下反應很可能是:「當然是多賺些錢啦!」可是賺更多錢並不是通往自由的終南捷徑。在〈我和鮑比‧麥基〉(Me and Bobby McGee)那首歌裡,珍妮絲‧賈普林(Janis Joplin)唱道:「自由不過是沒什麼東西可失去的情況下的另一個說詞罷了。」(Freedom is just another word for nothing left to lose.)你知道嗎?雖然她好像沒提到「錢」,可是無疑地,她可能已經指出這點。因為財務自由從來不是因為你賺了很多錢,而是由於你沒欠什麼債。

比方說你一年賺五萬美元,卻有十萬元抵押貸款和兩萬元債務。你可能會盤算,如果有辦法每年賺個五十萬美元,你就「發了」、就「自由了」。奇怪的是,事情往往不像你想的那樣。因為,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那麼通常只要你的年薪一增加到五十萬美元,就會有一百萬抵押貸款和新增加的二十萬債務緊跟而來。

你可能表面上看來很有錢,一切卻只是鏡花水月。你不過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比以前處境更糟。因為「爬得高」不過意謂著「可能跌得更重」。所以,你也許住在大房子裡,車庫停著貸款買來的名車,曉得這時候你心裡可能怎麼想嗎?「如果我的年薪能有五百萬,我就發了、就自由了。」

事情的真相是:世上只有兩種人能真的擁有財務自由──一種人是錢賺得多到花不完,另一種人是誰的錢都不欠。然而很少人自認屬於第一種人,幾乎所有有正常收入而且抱持些許決心的人,都發現自己屬於第二類。只要你能擺脫債務,重獲自由,你就能拿原本用來償債的錢提前退休了。

這就是這本書的宗旨:讓你擺脫債務的羈絆,把原來償債的錢拿來投資,達到經濟獨立。是不是很簡單?沒錯,你很快就會明白這點。很輕鬆嗎?倒不見得,因為需要一種新的思考方式,而這總是很不容易培養。而且也得花些時間,這對許多人來說很不容易。

可是,我想說的是,這麼做真的很值得。因為既然你只能活一次,那麼,把生命花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不是要比花在不得不做的事情上要好得多嗎?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把書名取為《七天還你財務自由》(Life or Debt),這不是單單為求聳動,而是你每次花錢時都在做「要生活,還是要債務」的抉擇。你很快就會了解我為什麼這麼說。

等你讀完這本書,我保證你會捨「負債」而選擇「生活」,而總有一天,你會很高興自己做了這個抉擇。

史戴西.強生 作者

艾美獎五次提名、兩次得獎紀錄,全美超過90個頻道撥映「錢會說話」(Money Talks)的當紅節目主持人、編劇兼製作人。史戴西以淺顯易懂、靈奇活現的表現方式,教人了解華爾街饒舌的術語、以及如何正確對付自己的財務收支。

史戴西畢業於亞利桑那大學會計系,曾擔任會計師、投資顧問,曾於華爾街三大公司:赫頓(EF Hutton)、協利(Shearson-Lehman)、保德信(Prudential Securities)等證券、投資銀行任職。1987年股市崩盤時跨足電視界,身任電視節目中諮詢顧問。1990年開始自製「錢會說話」長年不墜的財務系列節目。

2000年史戴西同時也身兼財經作家,著有《七天還你財務自由》(Life or Debt,天下文化出版)、《讓財務變得簡單》(Money Made Simple)。他的個人財務網址:www.moneytalks.org。如果真的想認識他,那麼你應該看看他的《七天還你財務自由》一書,即使是到圖書館借閱也沒關係,這位先生是不會介意的。


黃孝如 譯者

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天下文化、遠流出版公司主編,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總編輯,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譯作有《生涯定位》、《相愛到白頭》、《世界的另一種可能》、《讓創意自由》(皆為天下文化出版)、《夏日農莊》、《這輩子,你想做什麼?》等。


2005/09/30

BCB318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549-1

232

335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