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知識經濟學
優惠價
$420

知識經濟學

The Economics of Knowledge
書籍介紹

何謂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和傳統經濟有什麼不同?

什麼樣的誘因和制度,能促進知識的生產及運用?

炸彈會失傳?

核武領域中,內隱知識是如此重要,工程師只要出現一代斷層,就足以遺漏大量程序,因而遺忘核武「是怎麼做出來的」。

輪子也可申請專利?

為了降低成本、縮短等待時間,各國專利審查程序已盡可能簡化,創新者(及投資人)因而得利。不過,這種制度產生的權利也較為薄弱。一個滑稽的例子是,澳洲專利局最近受理一宗名為『圓周運輸設施裝置』的專利申請,而這個申請標的其實就是輪子!

瓦特發明了蒸氣機,卻阻礙了機械工業一世代的發展?

1775年,英國國會將核發給瓦特的專利延展二十五年,這無異於將一項莫大的權力交給一個思想早已僵化的人。如果他的獨佔權在1783年就到期,鐵路會更早出現在英國。

知識經濟時代,使用者也可以變成開發者?

Linux能夠結合網際網路四面八方的數千位使用者,並運用他們的智慧,和Linux相較之下,微軟為了維持研究團隊所花費的數十億美元,看來十分昂貴。

化學家利用蒸餾器、曲頸瓶和試管等器材,從最有趣的化合物中,蒸餾出新知識。這座『知識工廠』不眠不休地運作,但工廠裡仍然有些曲頸瓶還沒有連到其他儀器上,有些試管也阻塞了,甚至還有名小小化學家把某件蒸餾器據為己有,想要使用它的人都必須付費;不過,也有其他人合力建造了一具共用的曲頸瓶。

導論

第1章  原創的學科
第2章  經濟學的延續與斷層
第3章  知識的生產
第4章  知識的重製
第5章  知識外溢
第6章  知識公共財
第7章  知識經濟中的智慧財產權
第8章  知識開放與經濟誘因
第9章  知識的部門發展差異
第10章 知識管理:組織的新能力
第11章 知識經濟的公共面向

結論
後記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恭喜佛芮,他完成了知識經濟學領域中第一本內容完備的著作。這本涵蓋廣泛、饒富興味而珍貴的書,一定會成為其他研究的試金石。佛芮的論述專注於知識本身,而不是資訊或資料,以此寫下如此原創的研究。

──賴利.普薩克(Larry Prusak),巴柏森學院(Babson College)傑出學者


這是一本富創意的重量級著作。佛芮在書中突顯出知識經濟學是個體經濟學的重要支派,論點擲地有聲。他綜合了數支研究,讓我們清楚看到該領域的一般科學化程序,並指出未來發展的重要假設核心(知識是公共財、邊做邊學是聯合產品)。他也闡述了知識經濟學的中心目標:幫助我們理解,知識能賴以有效生產和運用的社經體制是如何運作的。

──艾瑞克.馮希伯(Eric von Hippel),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


雖然大家常常提及知識經濟,但是對於知識經濟運作的動力,知識和傳統經濟資源的差異何在,卻鮮少有共通的理解。本書中,佛芮豐富而前瞻地敘述了知識的經濟特質,知識如何挑戰企業管理和策略,尤其重要的是,本書探討了教育、研究和智慧財產等各方面公共政策的意涵。

──布萊恩.卡因(Brian Kahin), 密西根大學客座教授;前白宮科學和科技政策辦公室資深政策分析師


佛芮借用法律、管理學和社會學的觀念,打造了一本在知識經濟學方面傑出而需求殷切的著作。本書精闢地道出我們已知的,以及我們下一步的方向。

──丹尼.奎(Danny Quah), 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教授

多明尼克.佛芮 作者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主任、巴黎第九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Dauphine)研究及創新管理機構(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IMRI)教授,以及OECD所屬教育、研究暨創新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位於巴黎)的主持人。


周宜芳 譯者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後負笈劍橋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曾任職於金融業、出版業,現為自由譯者,作品目前累計四十餘種。賜教信箱:yifang.chou@icloud.com。


2007/12/27

BCB38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2160558

335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