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然

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
優惠價
85
$187

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

(科學大師系列四)

RIVER OUT OF EDAN
書籍介紹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現了一道生命活水。它不像傳說中從伊甸園流出,而且經過了三十多億年後,涓滴細水居然已演變成浩蕩大河,在地質歲月中刻劃出三十幾億條支流──舊支流陸續乾涸,新支流不斷湧現;每一條支流等於一個物種,其中有條支流還將流向九霄之外....。 生命演化的故事,就這樣說將起來。開講者是英國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大師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科學大師系列」第四棒,他為讀者準備了許多驚奇觀點:「生命長河的主角是基因,可不是生物個體;你我只不過是基因的運輸工具,負責搭載它們穿越生命的世代。「生命本身的目的不在長壽,不在追求幸福,而是使DNA的量達到最大!「DNA既不殘忍、也不良善,它只是存在;我們全都得隨著它的樂音起舞。「要幸福不太難,只要犧牲下一代、多寵愛自己一點即可。然而,天擇不會嘉許這條路徑,因為『苛待子孫』的基因無法傳承到未來。」 細讀過這些觀點,您或許會汗毛聳立,卻很難不同意。(CS104)

總 序 激發出「半」個愛因斯坦 高希均 序 一道DNA的演化長河 道金斯 第一章 流過三十五億年 第二章 探訪非洲夏娃 第三章 小河默默流 第四章 大自然只是冷漠 第五章 生命在星空中奔流 附 錄 名詞解釋 陳芊蓉 延伸閱讀

一道DNA的演化長河 「大自然」這個名號, 似乎專為形容那 十億、百億、千億個粒子, 它們永不止息的, 在撞球檯上 撞啊,撞啊,撞! ──皮特‧韓恩(Piet Hein) 韓恩的確捕捉到最早、最古典的物理世界。但是,當這些原子撞球以某種看似無邪的固定特性,撞擊出一件物體時,宇宙間可有大事發生了。這種看似無邪的特性就是「能夠自我複製」;換句話說,物體能利用周圍物質,製造出精確的自身複製品,甚至包括複製過程中不時發生的微小流程。在宇宙中,隨著這樁單一事件發展下來的,正是達爾文的天擇,以及在我們這顆星球上,花俏得有如巴洛克式藝品般的「生命」。 從來沒有人以如此少的假設,來解釋如此多的事實──不只是達爾文理論需要超級豐富的力道來詮釋;整個事件的簡約經濟,既優雅、又如詩般美麗,更是遠遠超過最迷人的世界起源神話。我撰寫本書的目的之一,在於促使現代人更完整地認識達爾文式生命的啟示。粒線體夏娃(Mitochondrial Eve,請參考科學大師系列之三《人類傳奇》一書)所具有的詩篇,的確超過她在神話中所創造的。 ■天擇的力量無限 套句休姆(David Hume)的話,最最「令所有思考過的人所讚歎」的生命特質,在於所有複雜細微的機轉,都充塞了一項明顯的目的;這機轉被達爾文稱為「極端完美和複雜的器官」。另一個使我們印象深刻的地球生命特質,則為奢華的歧異程度──如果用物種數目來估量,差不多有千萬種製造生命的方式。 我撰寫本書的另一個目的,是想說服讀者︰所謂「製造生命的方式」就等於是把DNA密碼傳遞到未來的方式。我所謂的「河流」,是一條DNA之河,它在地質時間中流動、分叉;而那些用來限制每個物種遺傳遊戲範圍的陡峭河岸,結果變成了具有驚人力量和助益的詮釋工具。 不論採用什麼方式,所有我的書都矢志於闡述並探討,達爾文原理中幾近無限的力量;那是不限何時、何地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原始自我複製的結果持續開展,這股力量就會釋放出來。 《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當然仍延續這項使命,而且還將引出一段來自外星的高潮戲,它是一則透過反響方式述說的故事,能夠告訴我們,複製現象於何時被注入這場如今仍在孜孜進行的原子撞球遊戲。

理查.道金斯 作者

英國人,著名演化理論學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士。1941年出生於肯亞,1949年全家返回英國。就讀牛津大學,受業於動物行為學名家丁伯勤(Nikolaas Tinbergen, 1907-1988;一九七三年諾貝爾生理醫學得主),獲動物學博士學位。 1976年,道金斯出版了《自私的基因》這本書,闡釋以「基因」為分析單位的演化觀,因而聲名大噪。

1995年起,擔任牛津大學新設立的科學教育講座教授(Chair of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01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士。道金斯是英國最重要的科學作家,不但每一本書都是暢銷書,並經常在各大媒體討論、評論科學的各個面向。

道金斯的暢銷著作中,《自私的基因》為最重要的代表作,《延伸的表現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 1982)次之。此外,《盲眼鐘錶匠》(The Blind Watchmaker, 1986)與續篇《攀登不可能的山》(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 1996)都是演化生物學的入門書。


楊玉齡 譯者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 

譯作《生物圈的未來》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消失的湯匙》獲第六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銀籤獎、《大自然的獵人》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小提琴家的大姆指》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雁鵝與勞倫茲》獲中國大陸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三等獎。

另著有《一代醫人杜聰明》;譯有《基因聖戰》、《大腦開竅手冊》、《幻覺》等數十冊(以上皆天下文化出版)。


1995/04/15

BCS10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957-621-263-4

198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