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大數據》

「每十年,總是有極少數的書,能改變你看待一切的方式。《大數據》正是這樣的書。」
—— 萊斯格(Lawrence Lessig),哈佛法學院網路智慧財產權教授

汽車烤漆的顏色能告訴你,這輛二手車的故障率高低嗎?
市政府要怎樣清查,才能迅速找出有致命危險的人孔蓋?
從谷歌的搜尋字眼,怎麼預測流感疫情的蔓延?
要回答這些問題,關鍵就在於巨量資料(俗稱大數據)。

「巨量資料分析」是一門新興科技,能夠解讀和預測無數的現象,
包括預測機票的價格、好萊塢新片的票房、你家裡的青少年是否未婚懷孕!
也能協助診斷早產兒的健康情況,探查收入高低與幸福快樂的相關程度,
幫忙規劃快遞的送貨路線、電動車的充電站應該設置在哪裡,
還能用來發展自動導航的無人駕駛汽車、
以及「從駕駛人的臀部形態判斷是否為車主」的防盜系統,
也能夠快速進行多種語文的互譯……

兩位最頂尖的大數據專家,真正掌握到巨量資料思維的精髓,
在這本書裡,清晰曉暢的解釋了巨量資料是什麼,
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趕搭上這波新潮流,
同時也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

 

《大數據:教育篇》

「這真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書籍,內容簡單易懂,又很有說服力。」
——陳良基  臺大學術副校長、臺大MOOC總主持人

大數據(巨量資料)正在跨入教育體系的所有層面,
對於全世界的教學與學習活動,勢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大數據:教育篇——教學與學習的未來趨勢》這本書
就是要談談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教育。

大數據讓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觀點,看到究竟什麼有用、什麼沒用。
作者舉出「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可汗學院、Duolingo語文學習網站等案例,
告訴我們,教育不只是「我講你聽」、考試打成績、或是選修科目更多而已;
透過大數據,我們可以看到:
歷史上第一次,我們終於擁有了強大、具實證效果的工具,
能夠瞭解「怎樣教學」與「如何學習」。

以前不可能觀察到的種種學習阻礙,現在已有辦法逐一化解,大幅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
課程可以依據學生個人的需求做調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的工作不會被教學網路和影片取代,而會變得更有效益、也更有趣。
學校領導者和政府決策官員,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教育機會,
這些正是減少社會貧富差距、讓社經階層流動的重要因素。

今天的教育主管機關和學校,其實有著像過去君主和教會的壟斷地位,
但這種壟斷,即將因為大數據的介入教育,而遭打破。
有了大數據之後,社會大眾終於能夠知道「學習」應當是怎麼一回事,
從而讓教育的本質和體制徹底翻轉。
大數據時代正是不斷學習的時代、翻轉教育的時代!

《大數據》

第1章 現在
該讓巨量資料說話了

第2章 更多資料
「樣本=母體」的時代來臨

第3章 雜亂
擁抱不精確,宏觀新世界

第4章 相關性
不再拘泥於因果關係

第5章 資料化
當一切成為資料,用途無窮無盡

第6章 價值
不在乎擁有,只在乎充分運用

第7章 蘊涵
資料價值鏈的三個環節

第8章 風險
巨量資料也有黑暗面

第9章 管控
打破巨量資料的黑盒子

第10章 未來
巨量資料只是工具,勿忘謙卑與人性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謝辭

《大數據:教育篇》

中文版序
期許臺灣以大數據協助教育改造與經濟轉型
麥爾荀伯格、庫基耶      

第1章 薄暮
顛覆傳統教學模式,不只是「我講你聽」   

第2章 改變
三大核心概念:回饋、個人化、可能性預測      

第3章 平臺
背後不斷運作的資料分析,正是可汗學院的大腦      

第4章 後果
不要讓老資料綑綁,否定我們改過向善的能力   

第5章 黎明
巨量資料時代,會是不斷學習的時代   

資料來源   

附錄 《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首度訪台論壇紀實   

麥爾荀伯格 作者

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並擔任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是大數據(巨量資料)領域公認的權威,寫過上百篇專論、以及九本書,其中《大數據:隱私篇》一書獲得2010年 Marshall McLuhan 傑出著作獎、以及 Don K. Price 科技政策最佳書獎。


庫基耶 作者

《經濟學人》雜誌資深編輯,《經濟學人》每週科技播客Babbage主持人,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副研究員,《大數據》作者之一。


林俊宏 譯者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譯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人類文明》、《大數據》、《大數據資本主義》、《如何讓人改變想法》等書。


2014/09/29

BCS165X

天下文化

套書不分售

部分彩色

4711225311593

491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