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天下文化會員/讀書俱樂部獨享 蔣勳親筆簽名版(限量 200冊)
「破解系列」,蔣勳談過文藝復興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談過印象派的莫內,後期印象派的梵谷、高更,這次選擇了竇加。
竇加,在藝術史上,是一個流派分類上的難題。
竇加,在藝術家中格外「性慾自制」,在情愛上特別理性嚴謹。
竇加,畫所有取悅他人而存在,卻在背後藏著深深的悲憫與同情。
竇加,畫大膽、粗野、鄙俗,真實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女性裸體,逼使看畫的人思考,「女性身體」的真實意義究竟是什麼?
竇加,剝開了時尚的物質性,直接解剖人物內心世界的荒涼深度。
蔣勳認為,竇加是保有純粹自我,追求絕對自由的孤獨的人,雖然他的畫表象如此繁華。「台灣不是一個容易保有個人『孤獨』的環境,向讀者介紹這位特立獨行的創作者,是希望跟大眾一起思考他的藝術,認識一個生命如此『孤寂』的意義吧。」
出版緣起 井水與汪洋:企業界與文化界的匯流 陳怡蓁
作者序 竇加:凝視繁華的孤寂者
第一部 蔣勳現場 Scenes
妹妹與莫比里公爵
青年斯巴達
竇加–卡莎特
夫人慶生
第二部 竇加Edgar Degas
第一章 竇加(Edgar Degas 1834-1917)
第二章 竇加家族畫像
第三章 竇加與馬奈
第四章 竇加在紐奧良與商場繪畫
第五章 賽馬和運動
第六章 竇加與卡莎特
第七章 城市生活與時尚
第八章 洗衣女工
第九章 芭蕾與表演
第十章 妓院與女性身體
附錄 重要作品列表
竇加:凝視繁華的孤寂者
蔣勳
竇加,對一般大眾而言,最熟悉的就是他芭蕾舞主題的系列。但是竇加創作的面向十分寬廣,他的作品涵蓋好幾個不同主題,這本書從他最早的自畫像和家族肖像談起,探索竇加的貴族出身,以及他扎實嚴格的古典人文背景。
他的「祖父像」、「貝列里伯爵家族肖像」都是他父系家族的尋根,也是他展現古典繪畫基本功的作品。
從貴族出身,竇加卻沒有被貴族的身分框架局限。竇加在一八六二年前後認識馬奈,受到現代美學啟發,從貴族的古典世界走出來,面向正在變化的工業革命城市,城市的中產階級,城市的賽馬賭博,城市的歌劇院與芭蕾舞,城市的咖啡廳,咖啡廳角落孤獨落寞的女性,竇加看到了新興城市的熱鬧繁華,也透視到繁華背後人與人疏離的孤寂與荒涼。
竇加比同時代的畫家都更具深沉的思考性,因此沒有停留在五光十色的繁華表層,他的畫筆總是透視到更內在的人性。
在一個擠滿芸芸眾生的城市,竇加同時看到了繁華,也看到了荒涼,看到了熱鬧,也看到了孤寂。
他從貴族的家庭出走,接觸到母系家族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豪宅,舅舅繆松忙碌於棉花交易市場,竇加因此畫下了最早資本主義的市場景況。他的父親、弟弟都活躍於金融銀行業,竇加也幾乎是少有的一位畫家,涉足股票市場,畫下了當時猶太商人操控的股票交易炒作。
竇加的繪畫,像是一個時代橫剖面的縮影,貴族、中產階級、金融業、股票、棉花交易、賽馬、芭蕾表演,全部成為他的繪畫主題。包括他和卡莎特交往的十年,因為陪女伴挑選時尚品牌的衣服帽子,竇加有機會長時間觀察都會女性時尚的主題,留下了一個時代流行文化的面貌。
不只如此,走出貴族養尊處優的優雅驕矜,竇加在巴黎這繁華城市也看到了擠在邊緣辛苦求生存的勞動者,他畫了一系列當時被壓在社會底層的洗衣女工。這些工作時間長達十幾小時,沒有任何福利保障的女工,疲憊、睏倦,一面熨燙衣物,一面打呵欠,她們卑微辛酸的生活也都記錄在竇加的畫中。
竇加看到的不只是社會底層的洗衣女工的辛苦,他逐漸也轉向了世俗還沒有人揭發的性產業中妓院的女性生活。他和文學上的莫泊桑一樣,用顛覆世俗歧視的角度,重新檢視女性用自己身體做交易的事實。
竇加後期許多女性裸體,因此遠遠不同於傳統學院模特兒的優雅、美麗,他大膽畫出在私密空間擦拭下體、胳肢窩、腳趾的各種女性動作,這些不預期被別人看到,不預期要取悅他人的身體,不優雅,不美,可是,是不是更真實的身體?
竇加是顛覆者、革命者,他提出一連串對生命的詢問,不滿足歷史總在原地踏步。
竇加一直是難於歸類的畫家,他參加印象派,他又說:我不是印象派。
僅僅從美術畫派看竇加,或許不容易看清楚;竇加關心人,「人」才是他的永恆主題,貴族、芭蕾舞者、洗衣女工、妓女――芸芸眾生,回到「人」的原點,都是竇加筆下關心的對象吧。
亞洲大學籌辦竇加大展,展出七十四件銅雕,展出「十四歲小舞者」,也商借了北九州竇加畫的「馬奈夫婦肖像」,二○一五年六月在台中展出,台灣在全世界為竇加慶生的同時,也有了參與的機會。
僅以此書為竇加慶生,也向竇加致敬。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台大、文化、輔仁大學,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創系系主任七年。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大學駐校藝術家,東吳大學通識講座《當東方美學遇上西方美》教授。
現專事寫作繪畫、藝術美學研究推廣。舉辦個展、聯展二十餘場,著作有詩集、散文、小說、藝術史、美學專論、畫冊、有聲書等數十種,作品屢次獲獎。近年在美學教育推廣方面,更推向兩岸四地,散播無數美學種子,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學的感動。
生命像一條漫長的連續不斷的河流,
有時驚濤駭浪,有時平靜無波,
有時險灘逆流,有時一洩千里,
有時沉潛低迴,有時飛揚奔騰......
在長河的中途,
我想學會靜觀生命種種現象,
知道禍福相依,
知道驚濤與平靜只是水的兩種變貌,
知道沉潛與飛揚,無關乎吉凶,
可能只是自己學會靜觀生命、
領悟生命的兩種心境吧。
2014/10/23
BCT022A
天下文化
硬殼精裝
21×28cm
彩色
9879863205876
128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