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想樂》 
聽!楊照談弦外之音 
為什麼莫札特不哀傷?貝多芬如何創造出令人瞬間落淚的音符? 
李斯特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又如何呼喚出體內的上帝與魔鬼? 
讓楊照告訴你,50首經典曲目耳熟能詳的音符下, 
那些你未曾細究、卻穿透靈魂的聲音…… 

「這裡記錄的,是我自己在音樂中尋找意義的過程。用心、用身體主觀感受音樂的經驗,很難轉手傳給別人;相對地,用大腦思考過的材料,或許比較有機會可以提供作別人聽音樂時參考,增加從音樂中找到意義的機會,也就是增加『聽懂』音樂的機會。」 

「了解樂理會有幫助,明白樂曲結構會有幫助,感應樂曲背後作者的生命與思考也會有幫助。我能做的,就是攤開一些對我發揮過作用,又能以文字表達出來的知識,呈現給大家。」
——楊 照 

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五○首經典曲目,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浪漫精采的鋼琴協奏曲,以及氣勢澎湃的交響曲。他透過長年累積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樂聲下的豐富與感動,享受一方悠揚時光。 

《想樂 第二輯》 
你知道「安魂曲」除了莫札特外,還有幾位作者嗎? 
最受李斯特熱愛的音樂主題,竟然是「魔鬼」?! 
蕭邦為什麼只獨愛鋼琴? 
當你最傷心、最難過的時候,該聽哪一首音樂呢? 
一夜之間紅透威尼斯、人人都會哼唱的詠嘆調是哪一首?

如果你沒有聽過這些故事,也不曉得它們的典故, 
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在古典音樂的大海中, 楊照點亮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聆聽的方向 在上一回的《想樂》中,楊照介紹了自己最喜愛的五十首音樂,包括鋼琴獨奏曲與協奏曲、大提琴樂曲、小提琴協奏曲與交響曲。

這次他將觸角伸向更廣擴的音樂世界,替讀者帶來鋼琴怪傑李斯特的作品、可歌可泣的歌劇詠嘆調、精緻典雅的三重奏、悠揚繚繞的小提琴音樂與西方音樂的原點──宗教音樂。在他的筆下,音樂故事中的人物彷彿破紙而出,在讀者面前傾訴著當年的情景。

讓我們坐下來,跟著楊照一起走進這些音樂的故事裡吧。


《想樂─發掘五○首古典音樂的恆久光彩》 

推薦序/焦元溥 那些音符以外的聲音 
自序/楊照

I 黑白之間——鋼琴獨奏曲

入眠與警醒之間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BWV988

為什麼莫札特不哀傷? 
莫札特第八號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 

聽見樂曲、看見光亮 
莫札特第十號鋼琴奏鳴曲KV330

 令人瞬間落淚的音符 
貝多芬第七號D大調鋼琴奏鳴曲
 
躁鬱靈魂的良藥 
舒伯特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D960
 
音樂與文學的交會 
舒曼的「兒時情景」鋼琴曲集Op. 15 
永遠,且唯一 
蕭邦升F大調船歌Op. 60 

上帝與魔鬼都在我們的身體裡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S. 178 

靈光乍現的片段 
德布西二十四首前奏曲 

近乎野蠻的勇氣 
普羅高菲夫第六號鋼琴奏鳴曲Op. 82 

II 深沉之奏——大提琴曲 

在舊貨店架上蒙塵的曲譜 
巴哈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大提琴的小宇宙 
貝多芬第四號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Op. 102/1 

意外出土的驚艷 
海頓第一號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當詩人變成了哲學家
蕭邦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 65 

攻擊前進,不停留! 
聖桑第一號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 33
 
約瑟芬娜的輓歌 
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 104 

拋棄憂鬱與矛盾 
布拉姆斯第二號F大調大提琴奏鳴曲Op. 99 

因杜普蕾而不朽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 85
 
訴說故事的音樂 
理察史特勞斯交響詩「堂吉軻德」Op. 35
 
華麗的感傷 
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 19 

III 王者之聲——小提琴協奏曲 
以音樂摹寫時光 
韋瓦地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對位音樂的峰頂 
巴哈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3 

附加小提琴獨奏的交響曲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61 

孟德爾頌不得安寧?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 64 

天啟般躍現的浪漫星光 
布魯赫第一號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 26 

收斂掩藏反而更動人 
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77 

誰說這無法演奏?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35

西貝流士的陰鬱與瘋狂 
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 47 

冷靜與熱情之間 
巴爾托克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Sz. 112 

魔鬼般的本事 
帕格尼尼第一號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6 

IV 清朗之音——鋼琴協奏曲 
自我個性的躍動 
莫札特第九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 KV271
 
吹著蘆笛馴服猛獸 
貝多芬第四號G大調鋼琴協奏曲 Op. 58 

浪漫詩人的古典情懷 
蕭邦第一號e小調鋼琴協奏曲 

沒有人會這個! 
李斯特第一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S. 124 

給克拉拉的情書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Op. 54 

快速衝突變化的情緒 
布拉姆斯第一號d小調鋼琴協奏曲Op. 15 

來自北方的浪漫風格 
葛利格a小調鋼琴奏鳴曲 Op. 16 

妙手縫合多樣元素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 Op. 23
 
讓鋼琴盡情歌唱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鋼琴與樂團的交戰 
普羅高菲夫第三號C大調鋼琴協奏曲 

V 澎湃之潮——交響曲 

倫敦中的倫敦,交響中的交響 
海頓第一○四號D大調交響曲 

輝煌交響時代的開端 
莫札特第四十一號C大調交響曲 K. 551 

活在英雄永恆的生命裡 
貝多芬第三號降E大調交響曲「英雄」Op. 55

 真誠的詩意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Op. 68 

人聲器樂渾然合唱 
貝多芬第九號d小調交響曲「合唱」Op. 125 
驚人的偶然 
舒伯特第九號C大調交響曲「偉大」D944

是又不只是貝多芬的傳人 
布拉姆斯第二號D大調交響曲Op.73 

最後的輓歌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b小調交響曲「悲愴」Op. 74 

啊,新世界! 
德弗札克第九號e小調交響曲Op. 95 

沒有人能抗拒這種音樂 
馬勒第二號c小調交響曲「復活」 

附錄:人名對照表 


《想樂:第二輯》 

I 繚繞之奏 小提琴獨奏曲 

精確對位的舞曲 
巴哈「六首無伴奏小提琴曲」 

誘惑內在的危險 
塔替尼「魔鬼的顫音奏鳴曲」 

鋪天蓋地的春天 
貝多芬「春之奏鳴曲」 

鋼琴與小提琴的纏綿 
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 

魔鬼的聲響 
帕格尼尼「二十四首綺想曲」 

失而復得的友誼 
布拉姆斯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 

詭譎的吉普賽狂歡 
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 

擁抱變動的力量 
拉威爾「吉普賽人」 

跨越風格的界線 
易沙意「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東方色彩的崇拜 
克萊斯勒「中國花鼓」

 II 和諧之樂 三重奏 

巴洛克與古典之間 
海頓第二十七號C大調三重奏 

非傳統的傳統樂曲 
莫札特的降E大調鋼琴、豎笛、中提琴三重奏 K498 

英雄身旁的配角 
貝多芬「大公」鋼琴三重奏 Op.97 

激情與大膽的試驗 
孟德爾頌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 Op.49 

熱烈情意的友誼 
舒曼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 Op.63
 
冷靜與熱情之間 
蕭邦g小調鋼琴三重奏 Op.8 

憂鬱的輓歌 
布拉姆斯降E大調「自然號」三重奏 Op.40 

泉湧淋漓的樂思 
布拉姆斯第一號B大調鋼琴三重奏Op.8 

北方的大地之音 
亞倫斯基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 

自我突破的「遺作」 
拉威爾的鋼琴三重奏 

III 莊嚴之聲 宗教音樂 

精密計算的上帝之歌 
巴哈b小調彌撒曲 

神聖版的流行音樂 
韓德爾「彌賽亞」 

讚美上帝的樂章 
海頓的神劇「創世」 

死亡的前奏曲 
莫札特的「安魂曲」 

人聲與器樂的平衡 
貝多芬「莊嚴彌撒」 

天上神界的對決 
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 

理想的救贖 
舒曼「浮士德情景」 

於是你被哀傷充盈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追念大師 
威爾第「安魂曲」 

戰爭的反思 
布列頓「戰爭安魂曲」 

IV 人聲之美 詠嘆調 

熊熊的復仇之火 
韓德爾「朱利歐.凱撒」中的「喚醒在我心中」 

夏夜裡的鬧劇 
莫札特「費加洛婚禮」中的二重唱「微風輕吹」 

高音的極致挑戰 
莫札特「魔笛」中「夜后的復仇」 

徒勞無功的提防 
羅西尼「塞爾維亞理髮師」中的「謠言毀謗」 

瘋狂邊緣的愛 
董尼才第「露西亞」中的「他溫柔甜美的聲音」 

花花公子的獨白 
威爾第「弄臣」裡的「女人是善變的」 

為了藝術為了愛 
普契尼「托斯卡」中的「我為藝術而活」 

移花接木的曲子 
奧芬巴哈「霍夫曼故事」中的「船歌」 

魔鬼的戲謔 
古諾「浮士德」中「假裝睡著的人」 

公親變事主 
理查.史特勞斯「玫瑰騎士」中的「時間是件奇怪的東西」 

V 魔鬼之音 李斯特的音樂 

魔鬼的動機 
李斯特的「第一號魔鬼圓舞曲」 

琴演奏的終極挑戰 
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 

吉普賽的靈魂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藉音樂壯遊浪漫聖境 
李斯特的「巡禮之年」

鋼琴曲集 加了註解的貝多芬 
李斯特改編的鋼琴版貝多芬交響曲 

信仰的試煉 
李斯特的「兩首關於聖方濟的傳奇曲」 

轉型的協奏曲 
李斯特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內心深處的詩意靈光 
李斯特的交響詩「前奏曲」 

被遺忘的交響曲 
李斯特的「但丁交響曲」 

奮鬥不懈的浪漫 
李斯特的清唱劇「史特拉斯大教堂之鐘」

楊照 作者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 91.3電台「閱讀音樂」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及「93巷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

變動不居的地景,
因而就成了對於記憶最自然也最強烈的刺激。
走到哪裡,熟悉的舊日時光不待召喚,也無從抗拒,
就固執地服貼在陌生的現實影跡上。
而且神奇地,被時間掏洗磨淡,理應褪色的舊日情懷,
竟然就是比眼前歷歷的現實聲光,更清楚更深刻。

 


2012/09/29

BLF042X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0002161299

0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