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天使走過人間(25週年紀念版)
優惠價
85
$272

天使走過人間(25週年紀念版)

生與死的回憶錄

書籍介紹

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是知名的生死學大師,以著作《論死亡與臨終》引起國際重視而聞名全球。她曾協助無數瀕死病患安詳面對死亡,晚年更致力於愛滋病感染兒的關懷與照料。這本書就是她在生命的餘暉中回顧自己一生的真情告白。本書共分為四部,分別記錄她少年、壯年、中年及老年的多采人生。閱讀她獨特堅韌、充滿爭議但又充滿啟發的生命故事,就像是經歷一場豐富的心靈之旅。(LH007)

1.人生無意外 第一部 鼠 (少年時期) 2.繭 3.垂死的天使 4.小黑兔 5.信‧望‧愛 6.第一件白袍 7.我的承諾 8.使命感 9.神聖的泥土 10.蝴蝶 第二部 熊 (壯年時期) 11.回家晚餐 12.醫學院 13.仁術仁心 14.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生 15.曼哈坦州立醫院 16.活到死 17.我的第一堂課 18.身為母親 19.死王與臨終 20.愛心與靈魂 21.我的母親 22.生命的意義 23.一舉成名 24.史華茲太太 25.來生 第三部 野牛 (中年時期) 26.杰飛 27.身後世 28.證據 29.通靈經驗 30.死亡並不存在 31.宇宙意識 32.最後的家園 33.愛滋病 34.聖水 第四部 鷹 (晚年時期) 35.奉獻 36.鄉村醫生 37.畢業 38.曼尼的信號 39.蝶化 40.生命和生活

醫生最大的學習課題原是愛 我讀《天使走過人間》 凡是學過精神醫學與從事安寧療護的相關人員,應該都聽說過:提出「面對死亡五階段心理反應」的伊莉莎白‧庫柏勒‧羅斯醫師,天下文化最近出版她的自傳《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她散發一生的光與熱,以愛撫慰臨終病人,協助人們面對生死過渡,如今以她的人生經驗帶給我們無限的啟示。 「事實上,面對人世間一切損失和傷痛,我們的反應都和臨終病人差不多,也都包含這幾個不同的階段。」不論是落榜、死當、失戀、失業或是死亡,我們都會有類似的心理反應,「首先是震驚和否認,接著是怨恨和憤怒,然後是哀傷和痛苦。接下來,他們就開始跟上帝討價還價。他們會感到沮喪,一再質問:『為什麼是我呢?』最後,他們退縮到自己的小小天地中,跟其他人隔絕開來,希望能夠求得內心的寧靜。這最後的一個階段,就是安寧與接受。」 ■對生命的省思 她告訴我們人生的必然性與人生的目標,「人生中並沒有偶發的、純屬意外的事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注定要發生。」「人生的唯一目標是成長。人生並沒有巧合的事情。」「人生最重要的一課,是學習如何愛別人和被愛,毫無條件地。」「世間唯一永恆的東西是『愛』。」「只要有愛,人生的一切都變得可以忍受。」 人生旅途的峰迴路轉常不是我們所能選擇的,「你也許得不到你追求的東西,但是,你需要的東 「每一個病人和每一位醫師都想到死亡。大多數人害怕死亡,但早晚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它。這就是醫師和病人之間的共同點,它極可能是醫學上最大的奧秘,同時也是最大的禁忌。」她認為:「死亡是他們一生中最容易做的一件事,而活著是一件苦事,人生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掙扎。」可是現實是「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一心只想延長病人的生命;他們不了解,死亡其實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這一輩子(包括臨終的時刻)你活得不好,你就不可能安詳地死去。」 病人是如何知道自己即將死亡的?「大部分病人說,他們是從家人和親友態度的轉變,而不是從醫師口中,得知他們罹患了絕症。驟然間,親友的態度變得疏遠、不誠實、彷彿隱瞞著一些事情,而他們迫切需要的卻是坦誠。」這也是國內醫療體系與現代社會最缺乏的。其實身體與生命都是病人自己 「臨終病人是我最好的老師,但是,傾聽他們訴說卻需要莫大的勇氣。」 ■對醫療的省思 感謝庫柏勒‧羅斯醫師說出許多醫師的心聲。「我覺得,現代醫學已經變質,醫師試圖扮演先知的角色,向病人提供一個沒有痛苦的人生。這是不負責任的謊言。據我所知,只有一樣東西能真正治療人類的身心病痛,那就是無私的愛。」醫學院只教導我們如何治病救命,卻沒有教我們:「當病已不治、命已無救時該怎麼辦。」「醫藥有其局限。這個事實,醫學院的教授們從來不提。還有一個事實也是醫學院漠視的:「充滿悲憫的愛心,幾乎治得好所有疾病。」「身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醫師,我的最大滿足,並不是在診所替病人看病,也不是出門應診,而是探訪孤獨的病人, 陪他們坐幾個鐘頭,聊聊天、說說話兒。」對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年輕醫師如我而言,彷彿找到知音。「醫生給病人最大的幫助,是成為他的朋友──像同胞一樣愛他,照顧他,安慰他。」這些話給我莫大的鼓勵,也將是我繼續從事安寧療護與生死教育的精神支柱。 「在醫師心目中,死亡還蘊含另一層意義:醫療失敗。我發覺,醫院裡人人都避談死亡這個話題。」在醫院中我顯然是異類,常常在告訴別人要面對死亡做好準備。「大部分病人覺得,護士比醫師更能體會他們的感受,更能幫助他們紓解痛苦。」而「醫師的態度過於冷漠,醫師和病人之間缺乏心靈上,情感上的交流。」所以在心蓮(安寧)病房,我們努力地訓練護士,更努力教育醫師,希望把影響擴展到整個醫療體系。 作者在晚年數度中風後,飽受美國健保制度不合理的對待,因此發出不平之鳴:「醫療精神何在?」「難道這就是現代醫療制度嗎?作決定的,盡是那幫成天坐在辦公室,從不跟病人打交道的官僚。他們只會批閱公文,不懂得關懷別人。」這也是國內醫師們會發出的牢騷。「我夢想有這麼一天:人性的需求超越醫院的規則,受到最大的尊重。」這也就是安寧療護最大的夢想!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作者

庫伯勒.羅斯是一名精神科醫生,也是國際知名的生死學大師。他多年從事臨終關懷工作的經驗,以及《論生死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等相繼推出的著作,協助許多瀕死病患安詳的面對死亡,更撫慰無數臨終病患親屬的心,幫助他們克服失去摯愛的傷痛。如今,面對自己的死亡,七十一歲的她,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並闡述了她心中不變的真理──死亡並不存在。本書共分為四部分,分別紀錄她少年、壯年、中年及老年的多采人生。閱讀她獨特、堅韌、充滿爭議但又充滿啟發的生命故事,就像經歷一場豐富的心靈之旅。


李永平 譯者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現專職寫作,著有《吉陵春秋》、《海東青》、《朱鴒漫遊仙境》,譯作包括《曠野的聲音》、《紙牌的祕密》、《聖境預言書》、《上帝的指紋》、《天使走過人間》、《大河灣》,以及《幽黯國度》等。


2007/07/11

BLH007X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黑白

9789864179411

0

480

最近瀏覽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