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說

星星,雪,火
優惠價
$300

星星,雪,火

The Stars, the Snow, the Fire
書籍介紹

海恩斯是美國重要的詩人及散文作家,作品曾多次獲獎,包括兩次「古根漢研究獎」、「國家藝術成就貢獻獎」,以及阿拉斯加政府傑出人文獎。

在阿拉斯加理查遜的外圍,海恩斯單純生活了二十五年,擺脫過度人為化的生存方式,進入人與野生世界的交接。

在獨自一人度過那麼多的漫漫長夜和安靜的白日之後,他心有感悟的說:「即使是最單純的人,也可能與自己達成妥協,並且開始以一些智慧來理解這個世界了。」

序 一本沈浸在感覺中的書——讀《星星、雪、火》 孟東籬
作者序 夢幻時間 海恩斯

第一章  雪
第二章  捕獵記事
第三章  北地故事
第四章  遇上灰熊
第五章  豪豬的味道
第六章  荒野三日
第七章  春天
第八章  其他的日子
第九章  狼嗥的夜晚
第十章  失蹤
第十一章 發現一袋骨頭
第十二章 秋日修牆
第十三章 黃昏的訪客
第十四章 死亡是一隻雲雀
第十五章 冰
第十六章 北方的老朋友
第十七章 影子
第十八章 過客

夢幻時間

約翰.海恩斯

年代記,往往不是人生事件的最佳指南,就我的情況而言,事實更是如此。我在遠北之地的時間可說超過二十五年,也可說少於二十五年。我從一九四七年夏天第一次定居在理查遜﹙Richardson﹚以來,到現在已經有四十二年了;那一次我只待到隔年深秋。而居住在那兒最長、最活躍的時期卻是另外的十二年--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年代後期。除此之外,還可以加上我重返理查遜定居的這過去八年,雖然其中我有長時間不在此地。因此「二十五年」所暗示的,充其量只是代表許多來來去去的一個象徵而已。

本書實際上是在這些事件過後許久才寫成的,而且絕大多數是在其他地方寫成的:加州、西雅圖、蒙大拿,以及北英格蘭。在重新經歷敘述的各片段時,我似乎漫遊過許多歷史時期、地質年代和心靈狀態,而這些總是會回歸到一個源頭,一個獨特又完美的地域。或許,就如同它是關於任何其他事物一樣,這本書是關於時間的--是關於人的時間感,以及某些事件發生的時間。這個時間內、外之旅,無法以曆年的任何總數加以適當地表達。就我的寫作而言,進展和目的都是不存在的,因為事物的本質已經明曉了,而真正的地方早就到達了。

本書的一些讀者或許已注意到,許多情節有夢一般的性質。我想我一直覺察到,某些事件存在於一種古老部落所說的「夢幻時間」﹙dreamtime﹚之中。當我在本書的某一點說「在遠古、遠古的時候......」,我不只是在使用一個修辭學的說法。因為那些在原野上的日子,那些在雪地上、草地上和狗展開的旅行、那些長時間的狩獵、動物的屠宰,以及其餘的一切,都是這個地球上最深刻的人類經驗的部份。如果有什麼事物依然發揮著作用,那麼就是這個經驗了。它的能量可以轉化到許多領域和活動上,但是它的核心仍然是不變而真實的。

然而,我們無法憑著意願回到某些經驗、心靈狀態,和生活方式之中。我們與動物共同分享的世界,以及我們和一切存在事物的原初的互動,這些當下的感受與經歷一旦過去了,很少能夠帶著令人信服的力量回返。實地的觀察和研究,無論多麼敏銳和詳盡,也無法取代它,因為經驗無法被約簡成抽象、公式和說明。經驗是繁茂的,散發著血腥和被宰割之肉的氣味,混合著份量不等的恐懼、危險和喜悅。只要它能夠被稱為「經驗」,而不是其他已被遺忘的名稱,那麼,我們就必須屈服,雖然很少人會喜歡這種屈服。然而,在我們和自然相遇的短暫澄澈感和激烈感中,在愛的行動當中,在回憶及重述一些本質性的情節﹙因為我們所關注的是一本書﹚當中,那些經驗的某些關鍵性時刻,是可以重拾的。生命的活力有賴於這些時刻,沒有這些時刻就不可能有藝術,不可能有精神定義,也不可能和這個世界發生真正的關係。

約翰.海恩斯 作者
1924年生於美國維吉尼亞。曾在國家藝術學院、美國大學,及漢斯霍夫曼藝術學校修習藝術。他是六本重要詩集的作者,其中之一便是著名的《來自冰河的消息:1960-1980詩選》;此外,還有一本散文、訪談、評論合集──《遠離家園》。 他的詩和散文曾多次獲獎,包括兩個古根漢研究獎、一個國家藝術成就貢獻獎,以及阿拉斯加政府的傑出人文獎。 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海恩斯住在阿拉斯加的理查遜外圍,並在那兒建了一個農場;現在則是自由撰稿作家和教師。
吳美真 譯者

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班肄業。曾任英文教師及出版公司翻譯工作,譯有《鋼琴師──大衛.赫夫考傳奇》、《沙郡年記》、《星星、雪、火》及《微物之神》、《孤獨及其所創造的》、《大洋洲的逍遙列》、《汀克溪畔的朝聖者》(均為天下文化出版)等書。


1998/02/20

BNA00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443-2

328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