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學思達教學法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訓練孩子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及寫作等綜合能力,點燃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提升上課專注力,增加學習自信心。
透過五位學思達小學老師的真實分享,以大量實例系統性介紹並深入剖析學思達教學法在小學的運用,不僅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具體教學策略和方法,也讓讀者深刻理解學思達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應用。
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教育領域也迎來了新的變革和挑戰。
學思達教學法持續培育學生的,恰恰是應對AI時代挑戰的關鍵能力。
——張輝誠(學思達創始人)
【本書特點】
1. 首部完整收錄學思達應用在國小學生的教學技巧。
2. 記錄多位老師於教學現場實踐學思達的轉變、成長和收獲。
3. 系統性介紹並深入剖析學思達教學法。
4. 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學思達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從小學思達》公益募書計畫,感謝響應支持單位
亦欣企業、雨果文化教育基金會、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研揚文教基金會、勤誠興業(依筆畫序)
與親師生共創台灣美好的教育願景
《從小學思達》的問世,幫助更多的老師快速而持續的成長,賦予我們的下一代自學、思考、表達與解決問題等一輩子帶著走的多元能力。
——方慶榮,亦欣企業董事長,學思達後援會的阿伯
六位老師作者對教育革新的熱忱,與他們的溫和堅定,由衷期待透過本書,讓您接觸、體會與習得學思達的精隨,一同為台灣美好的教育前景繼續努力。
——雨果文化教育基金會
學思達教學法,讓學習成為一種自我探索與挑戰的過程,期待與讀到這本書的您,共同開創台灣更美好的教育前景,推動社會持續進步。
——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
成功沒辦法複製,但經驗與智慧可以傳承。期待透過學思達的成功經驗,幫助更多的孩子培養一生帶著走的能力,厚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莊永順,研揚科技董事長暨研揚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自序】讓一代勝過一代 張輝誠(學思達創始人)
【第一章】學思達來了,出現新可能
黃彩霞老師:第一位突破小學低年級學思達障礙的老師
楊雅芬老師:初嘗學思達失敗,沒關係,捲土再重來
宋蕥妘老師:滑世代學生,老師怎樣因應
林恆嘉老師:明星老師,出現更深的覺察
張美慧老師:後出轉精
新風景:親、師、生的三贏局面
【第二章】如何做學思達:學思達五環
傳統單向講述、問答式教學、分組合作學習
學思達五環的多元變化
學思達教學的特殊變化
小學課堂學思達五環運作的提醒與技巧
【第三章】如何做學思達:學思達講義
學思達講義的最終目標
學思達講義設計的三要點
問題思考點設計之「預先考量」
建議先從「類學思達」開始
小學國語課堂的學思達教學心法
小學中、高年級國語學思達講義製作歷程
整理講義與自製線上教學影片
學思達講義的包容性:「品格」也能學思達
課堂師生對話引導考量
學思達品格講義模組化概念
學思達老師,為何如此熱情?
【第四章】學思達的美好
開放教室,讓世界走進來
開放教室帶來的影響與好處
開放教室帶來的親師生成長與變化
開放教室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學思達的基礎:更有溫度和連結力的班級經營
彩霞老師的班級經營心法
學思達老師擴大自我影響力
學思達教學造就師生亮點
結論:學思達老師的終身成長之路
最深切的學思達親身感受
【致謝】因為您們,孩子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一位老師的教學生涯,可以影響成千上萬個學生;一位不斷精進與創新的 老師,帶來的影響足以成就整個社會與國家的未來。
我在光復國小觀課最深的感受是,老師以鼓勵與肯定的方式,帶領孩子在 一個快樂、有趣的氛圍中學習,這同時也是很多學生與家長的心聲與期待。
特別在小學階段,這足以影響小朋友一生的學習樂趣。而這樣的挑戰,老師 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學思達可以發展、轉型,憑藉的不全然是有形的資源,更是所有懷抱著改 變教育環境,持續投入開放、共學及推廣的老師們,這珍貴而無形的資產, 藉由《從小學思達》的問世,幫助更多的老師快速而持續的成長,賦予我們 的下一代自學、思考、表達與解決問題等一輩子帶著走的多元能力。
相信拿到這本書的您,正邁步在影響他人生命的道路上,期待能與您一起 匯聚更多力量,然後再把更多力量,支持更多老師和學生,一起繼續努力改 變填鴨教育、一起來讓台灣教育越來越好。
——方慶榮,亦欣企業董事長,學思達後援會的阿伯
學思達教學法,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成為主動探索者,激發內在動力,讓學習成為一種自我探索與挑戰的過程,持續培育孩子應對AI 時代挑戰的關鍵能力。
《從小學思達》一書,聚焦在小學全年級全面實踐與呈現,六位老師作者對教育革新的熱忱,與他們的溫和堅定,讓我們真正看見孩子們自學、思考、表達能力不斷積累與成長,在在透露了學思達深耕十年的成果及實質影響力。由衷期待透過本書,讓您接觸、體會與習得學思達的精隨,一同為台灣美好的教育前景繼續努力。
——雨果文化教育基金會
一位老師的教學生涯,可以影響千萬個學生;一位不斷精進與創新的老師,更足以影響整個社會與國家的未來。
學思達教學法,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成為主動探索者,激發內在動力,讓學習成為一種自我探索與挑戰的過程,持續培育孩子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期待與讀到這本書的您,一起匯聚更多力量,支持更多老師和學生,共同開創台灣更美好的教育前景,推動社會持續進步。
——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
十年一瞬,學思達老師們積累的豐沛能量、在教育現場的深耕,堅定而恆毅,讓我們真正看見孩子們自學、思考、表達的能力不斷積累與提升,也讓我們相信,台灣一代會比一代更好。
成功沒辦法複製,但經驗與智慧可以傳承。期待透過學思達的成功經驗,讓身在教育之路上的你持續精進,幫助更多的孩子培養一生帶著走的能力,厚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莊永順,研揚科技董事長暨研揚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曾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全人教育獎首獎。
2013年9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是台灣教育圈「隨時開放教室」第一人,五年間超過全世界六千位老師前來他的課堂觀課;組建臉書「學思達教學社群」,目前有八萬多名老師、家長、學生和學者每天進行學思達教學分享與討論;又在誠致教育基金會的資助之下,建立線上教學講義分享平台(ShareClass.org),打破校際藩籬,共享全台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智慧。
至2024年,已培育出並認證通過五十餘位學思達教師,長期開放教室,在全台各縣市打開各自教室,開放觀課,讓教育現場保持開放與流動,提供第一手教育現場,相互觀摩、精進與成長。
同時在全台各地實體或線上長期演講、舉辦超過數百場工作坊,分享學思達教學法,更受邀至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中國大陸各地及港澳等地分享,為華人世界的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教育相關著作有《學思達》、《學思達增能》、《學思達小學堂》(繪本套書),同時有意識、有組織、有規模地透過李崇建老師的大力幫忙,將薩提爾導入學思達,與崇建老師合著《教室裡的對話練習》並共同策劃《薩提爾縱深對話》,另獨立撰寫《家庭裡的對話練習》。
文學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九歌年度散文獎,著有《離別賦》、《我的心肝阿母》、《祖孫小品》、《相忘於江湖》及《毓老真精神》等書。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擁有資優教育、普通教育及特殊教育教師證,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5年接觸學思達後,旋即開始實施,除了開放教室觀課、成立光復國小學思達社群,並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與觀議課。
2019~2021年擔任學思達全國師培國小課程召集人,2021年迄今與光復國小團隊執行國小數學、國語學思達教學講義編製與推廣計畫。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4年接觸學思達後,除了開放教室觀課,更受邀在台灣、馬來西亞和浙江等地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
2020年擔任學思達國小國語中年級課程召集人,後續更主籌國小國語學思達講義模組化編製與推廣專案,並擔任學思達國小國語共備社群召集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6年開始進行學思達教學法,隔年在學思達亞洲年會擔任新秀分享,並且在台灣、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等地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之後縱貫小學1~6年級全面實施學思達,且公開分享自編講義並開放教室觀課。
2022~2023年擔任學思達品格講義主編,後續並創辦學思達品格教育「用心良品」社群,並擔任學思達品格社群課程召集人,執行品格推廣專案。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4年接觸學思達,2018年起在任教自然科的班級全面實施學思達,且公開分享自編講義並開放教室觀課,同年亦受邀在學思達亞洲年會進行分享。
2019年成立「自然而然學思達小學堂」臉書社群,並於2021~2023年擔任馬來西亞科學學思達社群陪伴講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現為桃園市青溪國小教師。
2018年任職新北市頂溪國小時,成立校內學思達教師專業社群,並於隔年首次分享學思達,且開始擔任教育部初任教師輔導知能研習講師,分享學思達教學與班級經營。
2021年起擔任學思達國小高年級課程召集人,籌劃國小高年級國語工作坊課程,參與國小學思達團隊進行國小國語學思達教學講義編製與推廣計畫,並於2024年擔任學思達認證家教班工作坊講師。
2024/08/30
BEP08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套色
9786263558885
320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