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隨著挑戰者號登月小艇的回航,美國這個熱愛冒險的國家,便拋棄了月球探索的豐功偉業。從今以後,NASA只讓太空梭繞著低地軌道飛行。
傑克離開了NASA,不單因為「那次」意外,也因為NASA限制了人類的夢想。傑克開了家航空工程公司,生產自己設計的太空引擎。這時,帕曼博士找上他,要他上月球取回一些東西,傑克答應了。他知道,那可能會改變世界各國的能源分配;而且,為了凱蒂,他無論如何也要踏上月球。
熟知太空梭作業的傑克,要如何上月球呢?地面上的人又會用什麼方法阻止傑克?傑克的執著,究竟想要證明什麼?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行動即將展開……
序幕 一個開始的結束
挑戰者號登月小艇的底部竄出一陣火焰,飛離月球,
這個熱愛冒險的國家,就要拋棄月球探索的豐功偉業。
凱蒂琳娜看著身邊的工程師,訝異地發現大家都流下淚水。
「不要傷心,」她告訴他們:「我保證我們會回去的。」
第一章 破壞
麥氏廠房燒得有如煉獄,在熊熊火光照耀下,
傑克臉上和頸上的傷痕好像也在燃燒。
「有人闖進來,毀了普羅米休斯。他們全都知道……」
第二章 發射
哥倫比亞號的推進燃料湧進外部燃料槽,發出火車頭似的怒吼聲。
「關上艙門!」潘妮看到艙門還開著,尖叫道:「我們就要升空了!」
傑克孤注一擲地往艙門的方向跳,他碰到艙門,又彈開了……
第三章 低地軌道
奮進號悄悄接近,卻看到哥倫比亞號的主引擎不見了,
而且似乎有別的東西塞在哥倫比亞號機尾。為什麼劫匪要拆開太空梭?
「除非他們要用這個新引擎上更高的軌道。去偷同步衛星嗎?」
第四章 出航
傑克讓哥倫比亞號自由了。
「你切斷了我們和休士頓之間的通訊?為什麼?」
「因為我不信任他們!他們已經讓一架火箭在我們旁邊爆炸;
我們在引擎隔間的時候,他們竟然發動噴射;
還送奮進號上來,拿炸彈要攻擊我們。」
第五章 低月軌道
維吉嚇得從座位上跳起來,「我的天哪,那是什麼東西?」
「是星戰的東西。這裝置叫凸眼怪妖,是個殺手衛星。」
傑克出了氣閘,一步步來到這怪妖後面。
他舉起維吉的點四五手鎗,瞄準並開火……
第六章 弗拉毛羅
登陸失敗!落地時傑克失去平衡,登陸艇摔了個四腳朝天。
傑克拉開艙口的拉鍊,探頭出去。下方的地面是灰色、油灰似的塵土。
「我決定要到矮子坑,去找凱蒂……」
第七章 回航
要把哥倫比亞號弄離月球軌道,回到地球不難,
但一號燃料電池就快不行了,大狗的油料也差不多耗盡了,
剩餘的推進燃料不足以讓太空梭飛回往地球的方向。
第八章 全新的開始
第一批可運作的單節進軌道機隊終於上場了,
前一個時代的月球公約也已廢除,
每個人都會有機會上太空,也許會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
有這個機會就相當夠了。
作者序
希坎姆
我的家鄉,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煤林鎮,並不是孩子會常常看星星的地方。夾在群山之間的窄窄天空,只能讓我們略窺,而那一小片天空,也常被積少成多的煤礦煙塵所遮蔽。致力於煤礦工業的煤林鎮人民,傾向於看地下,而不會看天上。在我上小學四年級時,對我來說,一切都改變了。讀完小學書架上的每一本書之後,我開始上樓到初中的圖書館,在那兒發現了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的精采小說。
他的故事讓我驚奇,書中不只有偉大的冒險經歷,還有認為探索知識是人類最偉大追求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讀完圖書館裡所有凡爾納寫的書,我便開始閱讀跟隨他足跡的現代科幻小說作家:海萊因(Robert Anson Heinlein, 1907-1988)、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凡沃果(Alfred Elton van Vogt, 1912-2000)、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以及布萊貝利(Ray Bradbury, 1920-)。這些作家激發我抬頭看上面的天空,想像我自己穿越宇宙無限的新領域。
只要有新的科幻小說來到,初中的圖書館員就知道要打電話給我,而我也會幾乎不顧一切地衝上樓去借。這讓我的小學老師很煩惱,他們希望我有個比較兼容並蓄的圖書閱讀記錄。為了中和我的執著,他們開了適當劑量的馬克吐溫、史坦貝克以及其他作家的書,我很高興地遵命,因為我也喜愛這些作家。但回到科學和太空的文字冒險,永遠會讓我快樂。
一九五七年秋天,我上十年級,旅伴一號(Sputnik)發射,開始了美國和俄國之間大規模的太空競賽。由於我所讀過的科幻小說,我就以為我已經知道了關於太空飛行的一些事情,便開始建造並發射我自己的火箭,也讓煤林鎮的好公民大為驚駭。我已經把旅伴一號發射後那三年間發生的事,寫在《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一書中,但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我終於實現少年時期的夢想,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謀得一個工程師的職位。我認為我變成了像是凡爾納故事裡的人物,一名致力於追求科學及探索的工程師。
當我開始在NASA工作的時候,太空梭時代剛剛起步。對於此太空機構裡的工程師、科學家以及太空人而言,那是個令人興奮的時代,能學習如何飛行與操作一種重量級的載人有翼太空船。經過證明,太空梭的確是極好的機器,能夠在太空中完成多種不同的工作。
但許多年過去,我開始注意到同事的NASA工程師之中有愈來愈強烈的挫折感。事實是,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受聘來探索太空、到月球、到其他行星以及更遠的地方,而太空梭卻是設計來從事例行的工作,把人或貨物送進低地軌道。幾乎是在阿波羅任務後,就有了一個飛行高度的指令:月球和其他行星超過了太空人的極限。他們只允許在太空梭裡,也許有一天會在「國際太空站」上,不停圍著地球繞圈圈。這在機構裡造成了許多挫折感,我們有很多人尤其認為我們應該建立在阿波羅的基礎上,回到月球去。
我開始和幾個與我有同樣想法的NASA同事聚在一起,想出離開低地軌道的方法,通常是用各種不同的新型太空航具。有一天,由洛克威爾(Rockwell)的工程師貝克(Jim Baker)所寫的一份論文落到我手裡,其中有改造現有太空梭,飛到月球、繞行月球軌道,並回到地球的提案。我打電話給他,詳細討論了他的概念。是的,他說,那做得到,只需要有決心去做。
許多年過去,貝克的想法仍縈繞在我腦中。
我常常不知不覺潛伏在書店的科技驚悚或科幻小說的區域,尋找有關真實的太空航具,也許甚至是太空梭,回到月球的小說,可是我從來沒找到過。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如果我想要讀這樣的一本書,我就非得自己寫不可。也大概在同一個時候,我開始聽到一種很特殊的同位素,稱為氦三(helium-3)。氦三是一種幾乎是無限的能量來源,在地球上很稀少,但在月球上很豐富。我發現這既諷刺又充滿希望,人類在非常蒼翠繁茂的地球上要繼續生存,竟然要倚賴沒有空氣、荒涼無比的月球。
所以我開始認真地寫這本我自己想要看的書,牢記的不只是貝克的設計以及氦三的希望,也記得我小時候看過的科學和太空冒險故事裡,意志堅決、善於創造發明的男女英雄。有人說,英雄是由他們所面臨的挑戰、所承擔的風險,以及所忍受的痛苦所造就的。挑戰、風險及痛苦,都是《奔月追緝令》的人物要實踐本書書名的必要元素。這也反映了真實的一面,阿波羅任務把科技的範疇推向極限;而今天,要再回到月球也仍有重重困難與風險。
然而,很多NASA的同事和我有同樣的信念,就是我們需要現在就去,不能再拖延了。月球上蘊藏了豐富的寶貴資產,是美國和全世界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需要的。如果我們現在不願意接受取得寶藏的挑戰,也許會讓我們的星球注定毀滅,要面對根本不允許從事太空飛行的限制與痛苦的未來,到時一切就會太遲了。我們不要冒這種風險,我們需要回到月球。而這所需要的,只有下定決心去做的意志和勇氣。
──於美國阿拉巴馬州杭茨維爾市
生長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煤林鎮,是一位退休的航太工程師,曾任職於美國國家航太總署十六年,至今仍擔任該機構的航太研發計畫顧問,現居於阿拉巴馬州亨次維市(Huntsville)。
他有多項著作,包括曾獲「每月一書俱樂部」推薦的軍事歷史名著《魚雷會合點》(Torpedo Junction),以及發表在《史密松航太期刊》(Smithsonian Air and Space)、《圖解美國歷史》(American History Illustrated)等刊物的多篇文章。新著小說《重回月球》(Back to the Moon)於一九九九年六月由狄拉可特出版公司發行。
2000/09/25
BSF004
天下文化
平裝
13.8×19.8cm
黑白
957-621-747-4
480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