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NBA總冠軍賽熱戰正夯,而這些球星們為何能擁有天價的高薪?我們又如何利用市場的供需條件來解釋這些人的高薪現象呢?
圖片來源:unsplash,CC0 Licensed.
美國NBA籃壇芝加哥公牛隊的「空中喬丹」在1996年球季的年薪是3000萬美元,全年球季要賽82場球,平均一場球可賺36.6萬美元。NBA球賽每場打48分鐘,所以喬丹每分鐘的平均薪資是7,625美元,相當於20萬元新台幣!這還只是單純的薪資收入,還不包括球隊分紅及廣告收入等更大筆的進帳。
不必太驚訝,美國體壇年薪收入在千萬元以上的運動員不在少數,例如NBA克里夫蘭騎士隊的詹姆斯大帝(2016年,3,096萬美元)及職棒大聯盟洛杉磯道奇隊賽揚投手克蕭(2015年,3,100萬美元)等等。
為什麼這些球隊的老闆願意付他們這麼高的薪水呢?他們不怕虧本嗎?當然不怕,羊毛出在羊身上,在體壇的競爭市場中,每個明星選手都一定要有真材實料才行,而且能吸引大批球迷,否則早就被淘汰了。
問題是,我們如何利用市場的供需條件來解釋這些人的高薪現象呢?美國人對體育的熱中眾所周知,對運動明星的需求之大也可想而知。然而運動員除了本身的努力以外,要成為超級運動巨星,則還要加上無比過人的天賦才行。試想,如果沒有抵抗地心引力的能耐,喬丹如何在空中飛行,同時變換方向、挺腰飛身灌籃?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上有幾個人有此能耐?
由於喬丹的飛行能耐,除了他以外,大概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所以,市場上能提供喬丹的人只有一個,因此供給曲線是垂直的,如下圖SS線所示。在原有的需求曲線D1D1下,喬丹的年薪身價決定於P1,而由於供給是固定的,其報酬就等於全部都是準租或經濟租,如斜線面積部分所示。而當NBA觀眾人數不斷增加,需求不斷上升的時候,如D2D2 和D3D3,喬丹的身價也就節節上升。2016年主宰NBA籃壇的換成6月拿到NBA總冠軍的騎士隊詹姆斯大帝,其2016年年薪為3,096萬美元。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