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必須做選擇,而且你必須讓雪花願意黏在你身上。其實,你自己必須是那團溼雪。你最好邊走邊加上更多的雪,因為你不會再回到山頂,生命就是這樣運作。」
圖片來源:unsplash
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必須做選擇,而且你必須讓雪花願意黏在你身上。其實,你自己必須是那團溼雪。你最好邊走邊加上更多的雪,因為你不會再回到山頂,生命就是這樣運作。」
在股市、經濟及其聲譽起伏的整個過程中,巴菲特從未慌亂而失焦於他的事業,但每當思考度過餘生的理想方式時,他總是興起去演講傳道的強烈念頭。他曾經對全美各地的大學生演講,去他們的學校,歡迎他們前來奧馬哈,他喜歡對學生談話,因為他們沒有根深柢固的習慣,仍然夠年輕,能夠充分運用他說的話。
「我很早就開始捏自己的小雪球,如果晚個十年,它在山坡上的位置會和現在很不一樣。所以我建議學生,起步應該比別人早,不必早太多,但比晚起步要好很多。而信用卡會害你落後許多。」早在2002 年,他就覺得時間緊迫,於是加快和學生的對談。他宣揚的重要理念是:迅速致富不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目標。說來諷刺,他自己爭強好勝,加上人們崇拜名利,才吸引聽眾前來求教。和他這一生中其他所有事情一樣,學生的到訪也開始像雪球一樣滾動起來。
他樂於分享個人所知,所以願意每年花幾個月時間寫致股東信;他愛表現,所以想在股東大會放置移動式房屋;他頑皮淘氣,喜歡玩樂,所以願意為床墊代言。他內心的成績單促使他堅守安全邊際。他之所以成為孟格所說的「學習機器」,純粹是因為熱愛學習。他利用分析勝算的技巧,思索未來可能的結果。他喜歡說教,所以想要警告世界留意將來的危險。
他希望現在就把將來十年份的報紙送到他家門口。未來的年歲並不是沒有止境,但運氣好的話,他可以活得相當久。樹是不會長到天上,但他還要繼續伸長枝幹。還有更多新的人、新的投資、新的點子,還在等著他。等著他去學習的事,遠多於他已經知道的。
「如果你裹在正確的雪球裡面,它一定會滾下去。我就是這樣。我的意思不只是指錢滾錢,也是指你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和你所結交的朋友。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必須做選擇,而且你必須讓雪花願意黏在你身上。其實,你自己必須是那團溼雪。你最好邊走邊加上更多的雪,因為你不會再回到山頂,生命就是這樣運作。」
他那麼小心謹慎創造的雪球,現在已經十分巨大。但他對待它的態度還是沒變。不管將來有多少個生日,每次翻過日曆都會感到驚訝,而且只要他活著,就會一直認為自己像一枝幼芽。他不會回望山巔,前頭是個大世界,他才剛起步而已。
➢【書籍資訊】《雪球》
➢【延伸閱讀】
世界上的你,只有一個!巴菲特:「今天的你,將決定未來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