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有一回到某公司演講,一位年輕人舉手提問,「請問該怎麼跟喪心病狂、麻木不仁、冥頑不靈、一意孤行的老闆相處?」此話一出,全場哄堂大笑。我問,「你老闆在這裡嗎?」他點頭,「嗯!」看來這個小子不想活了,於是說個故事給他以及他的喪心病狂老闆聽。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一回到某公司演講,一位年輕人舉手提問,「請問該怎麼跟喪心病狂、麻木不仁、冥頑不靈、一意孤行的老闆相處?」此話一出,全場哄堂大笑。我問,「你老闆在這裡嗎?」他點頭,「嗯!」看來這個小子不想活了,於是說個故事給他以及他的喪心病狂老闆聽。
一對夫妻結婚久了,對於「那檔事」失去興趣,兩人看醫生接受治療。回家之後,先生忽然像變了個人似的每天晚上都對太太很熱情,表現大大不同,讓太太又驚又喜,很好奇醫生到底開了什麼藥方。
她注意到先生上床前都會關在廁所很久,懷疑可能正在練九九神功,於是打開門偷看,只見先生對著鏡子反覆說著:「她不是我太太...... 她不是我太太......」我也做過類似的事情,當然不是上床前自我催眠,而是在上班前對著鏡子說:「去上班! 愛你的老闆!」「去上班! 愛你的員工!」「去上班! 愛你的客人!」然後才有勇氣走出房門,迎接一場又一場的纏鬥。
我那時遇到的老闆不是「喪心病狂、麻木不仁、冥頑不靈」,只是沒合作過,他是製造業出身的殷實商人,想做旅館卻從沒接觸過旅館業;而我一輩子做旅館經營,根本不了解製造業的經營邏輯,因此他急的時候,常常找我密談、懇談、談了又談;手下又是一批新員工,太嫩,在工作上沒有默契還常出錯;客人經常抱怨菜不好吃、房間不好,內外煎熬,異常辛苦。
一陣子之後,嚴總裁問我,「蘇總,你最近為什麼總是悶悶不樂?」我講了一下工作上的狀況,客人很有意見,老闆很有意見,連員工也很有意見,問題很大。嚴總裁說,
「能換員工嗎?」
「不能,他們也不是不好,就是經驗比較嫩。」「你能換客人嗎?」
「怎麼可能! 這裡的人就是這樣,一定要面對,只是需要時間。」
「能換老闆嗎?」
「可以!」
「怎麼可以呢?」
「我可以走人吧!」
嚴總裁說,「但是你想嗎?」「我不想!」我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
嚴總裁說,「既然都不能換,那你得想辦法跟這些問題共同生存。」評估之後,前兩個問題假以時日就能夠改善。老闆的問題也需要時間,等贏得信任,就會逐步磨合。
人生總會遇到阻礙,而且多的是沒辦法移除的障礙,不管過了多久還是擋在眼前。好比父母親、天賦、身材、娶嫁的對象、生下的孩子、工作,都不是想換就能換的。當我們不能解決問題,就必須學會轉念,與問題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