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由於地殼懸浮在流動的岩石上,因此若是覆蓋上幾千公尺的厚冰,地殼就會沉入地函裡。
圖片來源:unsplash
由於地殼懸浮在流動的岩石上,因此若是覆蓋上幾千公尺的厚冰,地殼就會沉入地函裡。這就是南極洲和格陵蘭的狀況,兩個地方都覆蓋了兩到三公里厚的冰。只要記得南極洲的冰層占據了地表60% 的淡水,將近兩千六百萬兆公升、兩萬六千兆公噸,就不難想像它有多巨大。
若全球暖化讓南極洲的冰層全部融化,海平面會上升五十多公尺,吞沒全世界所有海岸城市,造成數億人無家可歸。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事實。但有一件事比較不明顯,就是冰層融化會減輕底下岩石的壓力,使它往上浮,稱為後冰期回彈(post-glacial rebound)。
格陵蘭也是如此,三百萬兆公升的水結成冰層壓在地殼上,一旦冰層融化後,減輕負擔的北美板塊就會上升,若上升幅度大於海平面上升,或許就能避免大洪水。判斷哪種情形最可能發生對我們的未來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的後代子孫,因為只要全球暖化加劇(目前大勢如此),上述兩種情況就有一種注定會發生。
目前我們知道的事實是:全球海平面自二十世紀以來上升了二十公分,部分源自海洋變暖造成的熱膨脹,因為液體溫度愈高體積愈大;部分源自格陵蘭和南極洲的冰層融化,還有一些來自其他冰河融化。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現象,影響居住在海岸地區的所有人,從太平洋上的小島到孟加拉這樣的大國都會受到巨創。海平面只要上升一公尺,就可能讓小島完全沉沒,像是孟加拉將近20% 的土地就會沉入海中,三千萬人流離失所。
然而,後冰期回彈只會影響跟格陵蘭和南極洲冰層下方地殼相連的海岸地區。換言之,冰層融化仍然有贏家和輸家,誰贏誰輸完全看哪個地方的冰層先融化,是格陵蘭還是南極洲。
若北半球的冰層先融化,格陵蘭會上升得比平均海平面高,北美大陸亦然,因此海平面一開始反而會降低。冰層融化的水會流向其他海洋,北半球板塊的上升則局限於當地。相反的,若南極洲的冰層比格陵蘭先融化,南半球板塊就會先回彈,北美東岸就會完全沉入海中。
其中一個關鍵未知數就是冰層消失會有多快,因為消失不只有融化一途,還有潛變。冰河就是倚靠潛變,才能在固體狀態下從山頂往下流動。潛變的原理跟黏稠液體流動的原理相去不遠。液體中的分子受到重力時,部分作用力會斷裂,使得分子朝重力方向移動,但周圍必須有空間讓它移入,如果沒有,它就會擠壓旁邊的分子,促使它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