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無形經濟的崛起是當前少數真正值得關注的全球經濟趨勢。面對經濟發展與企業競爭的全新格局,我們的思考架構也要跟轉型,不能繼續用舊思維思考新現象。
圖片來源:pixabay 文/周宜芳,天下文化特約主編
現代經濟的遊戲規則
想像你是一家銀行的審查部主管,職掌信貸額度的審查工作。今天,業務部送來了一件案子:這家公司,市值約2500萬元;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帳面價值約為30萬元,只占總資產的4%與公司市值的1%。這樣的一家公司,你會與它往來嗎?如果會,你願意給它多少額度呢?
如果你因為顧慮可供抵押擔保的有形資產價值過低,而否決這個案件,或是要求公司必須再多提出一些擔保品,比如負責人個人名下的不動產,請放心,你並沒有做錯,而且這種做法不但多半符合公司內部的審核標準,也是同業常見的運作模式。
只是,順道一提,前述數字的真實單位,並非「萬元」,而是「億美元」,還有,這家公司叫做「微軟」。這些是微軟在2006年時的財報數字,而它在當時還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那麼,微軟憑什麼能有相對於有形資產高到如此不成比例的市值?答案是無形資產,根據專家的研究結論,就是它在研發、產品設計、品牌、供應鏈、內部結構和組織能力的投資,以及藉由培訓建立起來的人力資本,而這些投資能夠創造或強化產品平台,使公司有能力在某些市場中競爭。
從傳統的經濟法則來看,微軟是營運的奇蹟,這是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從講求營運穩健、控制風險的金融機構來看,無形資產卻是評價的困境。
在過去,無形資產從來不構成問題,因為在生產活動以機器和廠房為主要投資的時期,無形資產比例極低,就算忽略不計,也沒有關係。
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初,主要已開發經濟體在無形資產的投資,有史以來首度超越了有形資產,可以想見,隨著無形經濟的擴大,理解無形資產絕對是在關注經濟重要議題時的必修課題。不了解無形經濟,就無從看到完整而真實的經濟樣貌,結果就是投資失利、決策失準。
總之,經濟發展的典範已經悄然質變,以固定資產規模爭龍頭的時代,已經正式宣告終結。無形經濟的崛起是當前少數真正值得關注的全球經濟趨勢。面對經濟發展與企業競爭的全新格局,我們的思考架構也要跟轉型,不能繼續用舊思維思考新現象。
本書解析無形資產的特質、闡述無形經濟的遊戲規則,能讓你大呼:「我從來不曾這樣思考事情!」
【書籍資訊】
《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