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無印良品的產品,不論是世界上哪個文化圈的人看到,都能覺得「這樣就好」。
顧問委員專訪
在田中一光過世後,原研哉繼任無印良品藝術總監。身為顧問委員會一員、同時也是藝術總監,他是如何看待無印良品?
ND:無印良品的感化力不只適用於日本,也適用於全世界,這和原先生您常提到的「空無」有關吧?
—空無這個概念,在外國人理解無印良品時,尤其重要。空無和簡單(simple)不同。所謂的簡單,是比較近期的發現, 頂多是1 5 0年前的事。在西方,由於市民發起革命,建立起近代社會,而簡單這個概念,是從近代社會中誕生的理性主義所孕育出來的。日本人從西方學來簡約(simplicity)這個概念,但事實上,在西方發展出這個概念的300年前,日本就已經達到某種簡約了。
室町時代後期,發展出所謂的東山文化。書院建築的形式、茶道、花道、日式庭園、能劇等,都是在這個時代臻於成熟。日本人在那時候就已經發現,去除一切、什麼都沒有的樣貌,反而蘊含更能激發想像的力量。
以茶道來說,在什麼都沒有的茶室中,主客相對。雖然看似什麼都沒有,但光是將櫻花的花瓣輕輕撒落於水盤上,就能讓人擁有彷彿在盛開的櫻花樹下品茶的感受。以最少的事物引發最大的想像,即是茶道。
能劇也一樣。明明是同一張面具,卻能比擬憤怒、悲傷、大笑等各種情緒。在一無所有的空白中,呈現各種想像,而且還能互相融會貫通,這可是非常重大的發現啊!
無印良品並不是單純去除裝飾,讓產品展現美感或現代感等,而是製作出極致的空無。不去限定產品的使用方式和形象,而是留下很多空間,以接受各種可能性。例如,剛開始自己住的18歲年輕人所選的桌子,和60歲夫妻要放在客廳的桌子,可以是同一張。不過,根據他們擺設桌子的方式和使用方式不同,營造出的氣氛也就完全不一樣。留白產生自在性,讓這種狀況得以成立。
更進一步說,無印良品的產品,不論是世界上哪個文化圈的人看到,都能覺得「這樣就好」。空無這個思考方式,不是東方獨有的概念,我認為,它在世界上有廣泛的普遍性。實際上,無印良品到海外展店時,也常有人希望我談談空無的概念。像法國人和中國人都很了解這個概念;而印度由於是發現「零」的國家,對空無的理解也很快。
ND:在傳達設計上,空無也是很重要的概念呢!
—最具象徵性的,應該就是「地平線」系列的海報吧!海報中只看得到地平線,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我們不會高聲宣揚:「無印良品重視環保」、「無印良品嚴選各種素材」等,而是什麼都不說,只以視線和顧客交流。無印良品的文宣品,基本上都是以這種原則製作。
不同顧客對無印良品各有不同的詮釋。例如有人覺得無印良品環保,也有人認為它簡單、沒有設計的這點很好。怎麼詮釋都無妨,無印良品全部接受。我們不會絮絮叨叨的說明,只要和顧客眼神交流,然後留白,這樣就好。
海報的模特兒選角、文字配置、照片調性和文案風格,都與流行做出明確的區隔。為了空無,和流行保持距離這一點非常重要。這種定位最困難,不可以是陳舊的,但也不能是流行的。看起來或許好像沒有刻意控制什麼,但為了達到普遍的中庸,事實上做了非常周密的控制。
原 研哉 Kenya Hara
1958年生,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日本設計中心社長。除了「物品」的設計外,同樣重視「事件」的設計,並從事相關活動。自2002年起擔任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包含長野冬季奧運的開閉幕大會手冊,以及愛知萬國博覽會的官方海報在內,經手的許多工作都和日本文化有深刻連結。
摘自《無印良品的設計》
Photo:andrea di, CC Licensed.